第七十四章 来了-《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第(2/3)页
一个大约16,7岁的士兵问向旁边的一个中年人“李叔,你看下面的军队怎么样?我看着有些奇怪,看着是两支队伍,前面那三五十人也就那回事儿,个个膀大腰圆,但看起来动真的就不行,后面那几百人到现在声音都没有,站的笔直,应该是精锐了。”李叔笑了笑,低声说道“三子,你小子还嫩了点,前面那几十人你说的没错,可是后面的,看着纪律不错,只能说有了精锐的潜质,但是没有杀气,没上过战场,算不得精锐。”三子又看了看下面的军队,点点头说道“好像是差了点什么,就像李叔你们几个,都不用发火,光光是直勾勾盯着我,我就就得怕,这些人还不成。”李叔听了,笑了笑“行了,好好盯着下面,家伙事儿拿稳了,这什么水陆营咱山西的地面上可没有,说不定是鞑子,万一要打起来,你小子可要小心了,你们家就剩你一根独苗了。”三子正色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弓箭,紧张地盯着下面。
这时武官旁边的中年人看完了文书,对着武官点点头,这时武官才开口道“行啦,开门。”城墙上的7,80个军士都松了口气,毕竟下面看着有差不多1000来人,真打起来,猫耳堡就要遭殃了。
少顷,猫耳堡的大门一开,武官带着10来人走出城门,朝着董青海施了一礼道“董大人,我们这经常有鞑子来袭,所以小心了点,你别往心里去啊。”董青海笑了笑,回了一礼“没事儿,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为过,我能理解。”武官继续道“那成,我现在去拜见一下钦差副使吧,然后带你们进堡。”董青海点点头“跟我来,你身后的几人就不用过来了。”武官皱了皱眉,但还是点点头,和后面的几人吩咐了一声,随着董青海向着马车走去。
到了马车前,武官跪下施礼道“小人高山卫,猫耳堡百户郑可,叩见副使大人。”朱厚照兄弟从他们的豪华马车走出,朱厚照说了声“郑百户起来吧。”郑百户闻声一惊,然后蹦了起来,惊诧道“不对啊,这副使怎么是两个毛孩子。”周围的士兵都是面带怒色,“唰”地一下子抽出了腰刀,董青海也是皱了皱眉头。朱厚照伸出手向下按了按,众人把刀插回原处。朱厚照兄弟都看出来了,这个郑百户就是个愣头青,想到什么说什么的直肠子。朱厚照微笑着说道“兵部公文只写了我们两个是钦差副使,不过我两还有个身份,我是太子,这时我唯一的弟弟。”
郑百户一下子愣住了,心里想着“这是唱的哪出,一下是副使,一下子是毛孩子,怎么又变成太子了?世界变化太快,我跟不上了啊”
兄弟两平常穿的都是儒生袍,皇子的冕服很少穿,现在一身短打装扮,看着像是京城中的游侠儿,根本不像是皇子。朱厚照问道“郑百户可是不相信,需要我两证明下吗?”郑可这才回过神,连忙摇头道“不用了,不用了,这天底下还没有谁敢冒充太子,皇子的。”朱厚炜插了一句“让你一个人过来是因为我两的身份不想被别人知道,这个猫耳堡有你一人知道就行了。”郑可连忙点头“微臣知道了。”
郑可准备叩头告退,被朱厚照拦住了“行了,快去前面引路,今天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郑可躬身一礼,跑向队伍前头,带领队伍进驻猫耳堡。
队伍进了猫耳堡才发现,猫耳堡里的人不多。猫耳堡长2里,宽1里,可是里面确是十分空旷,不少地方只有残留的地基和不到半米的残墙,看起来猫耳堡以前人应该不少现在确是都搬走了。透过马车两边看了下,整个猫耳堡的堡民都跪在道路两边,估算了下,也就200人。屋子残破,百姓穿着破旧,士兵很少有披甲的,大部分都是穿着打着补丁,变得黑不溜秋的鸳鸯袄。
由于猫耳帽房屋不多,没办法安置士兵,所以找了一块空地,然后扎营。队伍是下午2点左右进堡的,到了5点,帐篷什么的全部安置好,水陆营开饭了。
队伍每50人一组,一起吃饭,所有人都是排队打饭,没有例外。50人中的总旗是在队伍最后面的,朱厚照兄弟和侍卫一个地方排队。几天下来,侍卫对于水陆营的规矩也是了解了,纷纷排队,没有争抢的。
朱厚照兄弟打完饭,一手端着米饭,一手拿着菜碗,坐到了一张长桌旁,准备开吃。这时,董青海来报,说是郑可拎着个篮子说是要给兄弟两送饭菜。不一会儿,郑可过来了,一边看着水陆营的饭菜,一边咽口水,手里拎着的篮子也是握的更紧了。到了朱厚照兄弟两面前,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朱厚炜这时开口道“郑百户,你吃了么?”郑可立马回道“没呢。”朱厚照笑了笑“那就坐下一起吃吧。”郑百户眼睛瞪得老大,呆呆地看着兄弟两,周围的人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起来。郑百户肤色很黑,不过朱厚照兄弟量还是看到了他的黑中带红。朱厚炜连忙说道“行了,别愣着了,快坐下吧,董青海,你去给他打一份饭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