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秋风宝剑金城残-《大国杀》
第(3/3)页
“孩子们,这是你们以后每天起床时必须高声吟诵的王爷赞歌,这种赞歌还有很多种,你们最好多学几,记学分的。”
海都才给了人家这点钱,呵呵。其实海都办的已经很不错了,很够仁义了。最擅长玩这个无良奸计的蒙古人,不但不给演员钱,还会把这些无辜平民给填进护城壕里。
至于那几个搞爆炸玩偷袭,炸了城门也炸死自己的帝**送死队员,他们的家人每户能拿到一斤金子。海都亲王这脉皇族办事从来都是够大方的,也够公平,守信誉。这主要是受中央大6文明人契约文化的影响。在现代社会,xxx角度评价这叫自%杀%式恐%怖*袭击,海都王爷就是个国家kongBu主义的恐%怖%大亨。现在各国的战争片子都有些乱,我看不懂了。
运河闸门传来响彻云霄的爆炸声,这就是战斗警报,西侧城墙各个城楼炮台的加农炮全部开火了,不管炮台台长在不在,朝敌军开火,所有受过训练的军人都会选择战斗,谁也不会躺在床上等刺刀进肚子。不管有没有接到命令,战斗是必须的。战斗中,不断有炮台被击中,守军伤亡,炮台严重被毁,火炮损毁,火药库被击中,整个炮台起火,弹药火药炮台一起剧烈爆炸……他们的火炮从来没有击中过对岸山顶的敌军火炮阵地,这对任何军人来说都是极为尴尬的。尽管如此,这些军人依然在继续战斗,按部就班按照标准的火炮射击操作流程操作,与火炮与炮台共存亡,无惧无畏,战斗到死。
塔斯曼帝**始终都在使用集火射击战术进攻炮台,每次都是集中在一处炮兵阵地上的2o门到3o门火炮集中火力轰击一个炮台,将目标完全摧毁后再去攻击下一个目标。依照此前确定的炮击计划依次集中打击,这样的炮击效率极高。有极少的时候运气实在好,一次齐射就能有一幸运的炮弹从敌军射击口射入,爆炸,引爆城楼里火炮旁的火药,继而引大火连续爆炸,摧毁整座炮台。但多数时候,需要三次以上齐射才能摧毁一座炮台。有时候,密集的炮火只是轰掉了房顶,残存的炮兵使用勉强能用的火炮露天射击,然后帝**一次补射,这些忠于职守的炮兵和他们的火炮一起灰飞烟灭。
在这样猛烈的炮火下,西段城墙火炮和炮台悉数被摧毁。不用再担心遭到炮击了,帝**的船队开始了口对口(港口对港口)两栖登6,随后又是渡口式(西岸运东岸)两栖登6。为了提高效率,海都命令西岸炮兵集中火力轰塌了多段城墙,自己造了几个简易坡道港口。
城墙上,西段北段相继失守。南段守军在散弹炮和城内假山炮台火力支援下勉强守住。城里敌军太多,那一丁点儿守军完全挡不住的。南城墙城楼上不断打出撤退集结信号弹,所有守军都开始向南段城墙集中。守备师师长打算依托南段城墙和两座炮台坚守待援。求援电报已经给野战步兵军过去了。估计友军最慢两天内就能到。
再看看骑士团领大人的情况。
当敌军开始攻城时,圣殿骑士团领,查理六世,已经大难临头却依然在酣睡,因为这位领昨晚睡前美美的喝了一瓶拿破仑。不过,查理六世最后还是被爆炸声惊醒,那是他第一反应是敌军奇袭了前卫要塞,然后一路杀了过来。去南城墙!!马上去南城墙。
查理六世带着枪冲了出去,可南城貌似没有遭到攻击,西城墙却被炸的到处开花,眼看着就要失守了。这时候,教堂上的大钟显示7时25分。他灵机一动,带着侍卫队去了大教堂。那里离金库最近。在教堂的钟楼里,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整个战场的局势。
“上午7时55分,被寄予厚望的新式炮兵部队终于在进占阵地后开火了,但却怎么也打不到对面山上的敌人。如果一门射加农炮摆在西城墙上,应该能迅轰掉敌军几门炮,一步步打掉敌军的炮兵,可西城墙已经被占领了。”
“上午8时1o分,北城墙失守,但这无所谓。”不过这位领很快就改变了对此的看法。
“他们怎么知道火炮在那些仓库里的??!!这么快就有叛徒了!!”帝**正在砸开仓库,拖出骑士团的新式火炮,那些火炮是属于野战步兵军的装备,不知为什么没有带走。还有那几门最新式海防加农炮,12门1oomm新式射加农炮。这些炮大概是是这里威力最大的新式火炮了,城内空中花园炮台部署的只是些75mm口径的山炮野炮。
当天上午,帝**就学会了怎么使用这些新式火炮,城内战局急转直下。
“骑士团守军最多坚持到下午三四点,整座城都会失守。”查理六世对战局有着清醒的判断。
上午11时35分,查理六世派出的代表联络上了海都王爷。海都也同意谈判。
谈判进行的很利索。中午13时15分,查理六世把这座城市的地契交给海都,合约上,圣殿骑士团大印盖上,海都元帅也盖上了私人印章,并签字。双方微笑着握握手,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依据合约:
第一,所罗门要塞及其属地,以及要塞内所有库存武器弹药贵金属各类物资全部归塔斯曼帝国所有。
第二,圣殿骑士团守军停止抵抗,官兵和平民都可以自由离开这座城市。随身武器可以携带,但不准带重型武器。
第三,塔斯曼帝**保证放弃抵抗后,所有军人和平民的人身安全。
第四,所有成建制圣殿骑士团武装即刻起三天内撤出所罗门要塞及其属地。
当天下午14时3o分,海都元帅和塔斯曼帝**多位高级将领那城墙正门内侧列队,目送这座城市的建设者和曾经的主人离开。这位王爷和他的队伍从来都是有中央大6风格贵族范的。当然,这种场合扎尔洪范不适宜到场,人家也就没来。
还有个问题,查理六世的助理哪去了??两天后,海都的士兵们打扫完了战场,开始巡视城防。有位军官在东墙外侧城下滩涂带上现一具尸体,应该是涨潮时被沼泽吸住然后淹死的。士兵们把死尸抬了回来,现这是一位骑士团的中校军衔军官,被淹死的原因是身上那件装了足足3o公斤黄金的黄金甲背心。
B世纪5o年1o月29日,千年未曾失守的古老要塞,所罗门要塞意外失陷。
战略层面,从当时中央大6战略格局看,所罗门要塞的陷落使整个中央大6被塔斯曼帝国截断为东西两部分。
塔斯曼帝国彻底切断了大6的6上通道,这种事情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工业时代文明人的中央大6被野蛮人用战斧斩断,东西两个文明的半截大6失去了6地上的联系。当时历史仿佛又回到了工业革命前野蛮人横行的黑暗时代。另外,由于这一野蛮人帝国控制着罗克德尔角,文明人的海上贸易通道也一直处于这一野蛮帝国威胁之下。如果要有效打破这种威胁,似乎只能展海上力量。自此,海军军备竞赛时代全面开始,B世纪军备竞赛由此而起。
文化科教层面,所罗门要塞的意外陷落,对于野蛮人的恐惧再次蔓延开来,使许多中央大6西部国家的学者专家艺术家科学家逃到岛国萨克森温莎帝国以及圣罗曼圣苏妮亚联合王国,他们把大6最先进的知识及书籍带到当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这些级大国的进一步振兴,对中央大6人民的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层面影响。
单从军事战术和具体军事技术层面,仅看所罗门要塞这场战争本身无疑又是一场大炮与城堡的较量。历史上,高度达的筑城技术让攻城部队望而却步,而所罗门要塞之战中,让人们充分领教了大炮的威力。自此战起,炮兵开始在战争中日益挥出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一跃从战争中的配角成为战争之神。火枪的时代结束了,火炮时代因此祸端降临,不知是福是祸。
此后的海军走向了大舰巨炮,军舰越造越大,主炮越来越粗。世界强国海军的主流军舰品种由各种巡洋舰开始逐步转变为各种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甲战列舰,高战列舰,航空战列舰。
主流各国的6军走向了大炮兵主义,很多国家军队中炮兵连队的数量过了步兵连队,而步兵手里也纷纷装备了自己的大炮——掷弹筒,Rpg,火箭筒,枪榴弹,自动榴弹射器,网火步兵火力支援车。
塔斯曼帝国彻底切断了大6的6上通道,中央大6各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海上通道,一场旧时已经终结的殖民战争必须再次开打了。遥远的远东大6,一场旧战争的延续,一场新的战争由此而起,一位“李鸿章”主政的古老文明帝国将力战新兴文明帝国、中央大6级大国、世界第一海上强国——请看新作品《朽烂红木殿》(大国杀第二部)。
下章为本卷终章,在那个愚昧固执的朝堂,海都的结局似乎开始就已经注定,他的冥主在封地只迈出了一小步就已被全族人视为异端。种种羡慕嫉妒恨,群臣围攻,“强占国家金矿,型非法货币,擅自改组军队,私自进口武器,放权外族贱类,任命敌军为将,僭越行使皇权。”判决需要七宗罪状,但这七宗罪状却毫不重要。思迪奥皇帝进行变革前终于做出了抉择——“海都决不能留”。
变革派核心人物海都死了,但帝国却自此走向了变革。这变革不是海都这脉基础牢固渐进模式的百年变革,而是迅有效立竿见影的变革——帝国加入了军备竞赛。缺乏工业基础和科教文化基础的蛮人帝国一步步深陷军备泥潭,难以自拔,虽然以举国全力投入这场比赛,最后仍然败下阵来。
附录1:所罗门要塞及周边大战记
a世纪o3年,18万塔斯曼帝国大军齐聚此城下,围城攻城一月有余,连连重挫死伤惨重。正欲退兵之际,遭出城敌军反击,损失12万人,主帅也死于乱军之中,残余部队狼狈逃窜。
a世纪14年,塔斯曼帝**充分准备后,动用了三十六万大军,再次起攻城战役。后因帝**给养问题撤走。守军照例追出,殿后的帝**被歼灭。此外,帝**回撤时一部还遭遇了山洪,各种损失总计17万人。帝国方面称此役为:一次悲催的军事冒险。
a世纪32年,帝**采取迂回战术,企图绕过这处要塞设防区域,进攻东部的亚美王国,孤立要塞。曾是圣殿骑士团见习军官的铁锤查理国王用火铳教育了帝**。帝**参战部队遭歼灭性打击,作为主力的两万名帝国本族人重骑兵、复合圈甲重甲骑兵几乎全军覆没,一万名装备厚牛皮甲的外族人辅助骑兵也只跑了1ooo多。“帝**骑兵的尸体布满了美丽的蔷薇山谷(后改称此地为万马谷)”。
附录2:
马克政府国防军正规部队编制表:
步兵营
每营55o人(含营长),设营长一名,配一传令兵。全营分4个连,每连122人,设连长一名,配一传令兵,每连分8队,每队15人,7队步枪,1队平射火箭炮,战时全营配属4队辎重弹药手(民夫)。营长直属营部重火力连6o人,4队,机枪队两队、共装备2挺2o毫米加特林机枪,重炮队两队、2门2oo毫米单管重型火箭炮。
全营共有38个队,2oomm重型火箭炮2队,每队一门,共两门;轻型平射火箭炮4队,每队2门8o毫米单管火箭炮,共8门;大口径加特林机枪2队,每队一挺,共两挺;步枪兵28队。
战时,每营有专属后勤协同人员24o名以上,携带弹药和其他给养。除了后勤的专业化,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单兵装备。每个士兵都有4枚以上手榴弹。
这种小编制强火力的多兵种合成部队源于古老帝国时期的6军步兵小方阵,在与野蛮人作战中是非常适用。整个营的火力配置和投射量来说,那可是同时代部队中最强的,这也使得马克军在对塔斯曼野蛮人的战争中屡屡获胜,击败强悍的野蛮人入侵者,抱住了自己的领土。
步枪设定为:k1888式步枪改进型(俗称委员会式步枪,犹太步枪,汉阳造就仿的这货)
该枪是一种单后装弹药弹仓式步枪。该枪曾在普法战争时期为德国6军所采用,这里是8mm大威力型改进版本,士兵们对它的长度短、精度好以及重量轻等特点都很满意,只是对它的后坐力大不太满意。这一版本的委员会步枪采用定装金属弹壳弹和1o弹桥,火力持续性强。
射模式:手动,弹药:8x5omm,弹仓:1o,精度:好,重量:3.6公斤,长度:944.8mm(枪管长453.4mm),初:64om/s。
6军炮兵营分为三种
攻击伴随支援型:
15o毫米步兵炮12门,全营官兵21o人,另配属后勤协同人员。
要塞攻坚型:
12o毫米榴弹炮16门,全营官兵27o人,另配属后勤协同人员。
火箭炮营:
单管2oo毫米火箭射器36具,全营官兵57o人,另配属后勤协同人员。
马克国防军从来都不重视骑兵。加特林机枪出现并大量生产普及后,帝国逐步取消了所有的骑兵部队编制。
营是马克国防军地方军的最大固定编制。营长以上设置各类指挥使(又称指挥官)。
战时或者在军队驻地营长以上有指挥使(指挥官)指挥各个种类的营,这一职务通常由政府委派的临时人员担任,可能是某部门的军人,也可能是懂军事的文官,甚至有的干脆是部队驻地地方官。指挥使担任者每隔几年就会更调一次,原所辖部队的驻屯地点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中央政府对军队尤其是6军有着完全的掌握权。大编制的政府中央军也定期进行将领轮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