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迫在眉睫-《新大明帝国》


    第(2/3)页

    杨丰打开看了看,第一个名字就是老池。然后又随便看了几个还算有印象的,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可以,代我向李同志转达谢意,有劳他费心了,以后不管你们和米国人关系怎么样,我们双方民间的生意还是可以继续做的,反正只要不是军火就没什么大不了。能帮你们我还是会尽量帮的,说到底咱们还是一家人嘛!其他都不说。身上流的血还是一样的,当然我希望你们也不要把大门关起来,我们这里可是有很多人等着和你们做生意。”

    “我们非常感谢元首阁下。”

    老潘笑着点了点头。

    他已经听出杨丰的意思了,民间生意只要不是军火,杨丰都不会管的,什么药品,机器设备,工业原料比如特种钢材之类,这肯定都是民间生意了。这实际上就是在暗示他,就算真和米国人打起来。也是可以从大明买想要的东西,只不过是民间而已。至于民间那就很灵活了,比如说真要找些和他们亲密的华人。就像陈嘉庚这样的,恐怕想买什么都是可以的,剩下无非就是走私而已,缅北,湄公河航运,香港,路线还不好找吗?

    至于接下来,两人什么也没多说,都这种时候了。的确也没什么可多说的,不过杨丰倒是帮他的小宠物要了点好处。以后高丽国王陛下,可以直接从新华采购煤炭和原油。这是济州岛上最急需的。那里正在建设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但煤炭却还没着落,让他就近从李同志那里买还方便,另外妙高号发电一直是烧重油的,而且也可以直接烧原油,这样就不需要辗转几千公里往那里运输了。

    这种不值一提的小事,就是老潘都能直接答应,虽然李玖身份在他们那里也比较特殊,但这种生意随便在香港弄个贸易公司就解决了,只要不是新华的商船直接过去就完全没问题。

    接下来的高丽战场上,随着美军和其他仆从军加入战场,北军立刻被赶回分界线,但这一次联军没有再理会李同志的警告,而是越过分界线,和南军一起继续向北进攻,北军虽然没有发生溃败,但也只能是节节后退,好在因为全套苏联装备,甚至连ak47都用上了,再加上方虎山等宿将都还在,倒也让米国人颇费了点力气。

    但总的趋势已经毫无悬念,只是联军前进速度快慢的问题。

    李同志依旧不断发出警告,但却始终没有加入战场。

    得意的麦克阿瑟又开始装个逼了,在东京对着记者吹嘘复活节前结束战争,让小伙子们回家吃火鸡去!杨丰现在很期待,他那些小伙子们变成火鸡时候他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而他则继续在国际上扮演着和平主义者,为了半岛的和平而奔走努力,当然这注定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他一个月前交付的弹射器,已经在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安装了,而且这艘航母还将额外加装类似昆仑号的斜角甲板,这种甲板已经被各国接受,包括不列颠的鹰号,米国人最新设计中的福来斯特号全都采用类似设计。

    东西到手的杜鲁门,当然不会再管杨丰的唠叨。

    同样李同志那里也不会再管他,很显然李同志的战略依旧是尽量等米国人靠近鸭绿江再动手,而这段时间里,他已经开始大量接收苏联军火,据说第一批史达林准备给他五十个师的。除了莫辛纳干以外,包括ak47,sks之类都给了,尤其是sks据说还准备帮他建立生产线,另外还为他提供了大批坦克,同样包括了史达林2,至于空军方面当然不会再给他米格9了,那东西名声已经臭不可闻了,据说苏联空军准备全部退役掉。

    这次提供给李同志的,全都是最新的米格15,另外还有一部分拉11,毕竟史达林那里米格15的产量也有限,他可不是杨元首的鲲鹏航空,鲲鹏航空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给空军造了三百多架佩刀,生产速度让世界瞠目。

    从目前锦衣卫得到的情报看,接下来进入高丽参战的第一批志愿军,很有可能接近苏联陆军一线步兵师的装备标准,如果再加上他们从这里得到的各种武器加成,单纯从轻装步兵的角度上看丝毫不输于美军,甚至有可能略微强一些,毕竟很多他们有的东西美军并没有,比如说ak47这种类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