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去年孙传庭俘杀了高迎祥,今年又降服了革左五营,这样算来,大明的巨寇只剩下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了。Ω笔趣阁WwW.biqUwU.Cc”王承恩高兴的说道。 崇祯兴奋的大声说道:“大伴,去请兵部尚书杨嗣昌来此,联有事要和他说。” 杨嗣昌正在兵部处理军务:调拨粮饷,调派军队,统计战损,忙的不可开交,见王承恩来请,杨嗣昌心里虽然疑惑,可是也不敢耽搁,急忙跟着来到了紫禁城,又一路快走的来到了乾清宫。 “爱卿辛苦了,王大伴,快把联的香茗端来为杨爱卿端解渴。”崇祯笑着客气的说道。 “不敢!不敢!”杨嗣昌急忙推辞着。 崇祯哈哈一笑说道:“杨爱卿,你为朝廷举荐了一个良才,一杯香茗算得了什么。联还要重奖你呀。” “难道圣上说的是熊文灿?”杨嗣昌猜测着道 “正是。熊文灿真是个人材,还不到半年,他就把革左五营全军降服了,全军降服了……”崇祯哈哈笑着重复着道。 “哦?这是真的吗?”杨嗣昌吃惊的问道。 他是知兵之人,知道全军降服的难度要比全部消灭要难得多,特别是革左五营那样的老牌流寇队伍。 崇祯把熊文灿的报捷的奏折递给杨嗣昌,笑着道:“这是熊文灿的奏折,你看看吧。” 躬着身,恭敬的接过了报捷奏折,杨嗣昌仔细而缓慢的看了起来,连看了三遍,他这 才把报捷奏折还给了崇祯,满面喜色的说道:“臣恭喜陛下,熊文灿有此大捷,这都是陛下的宏德啊。” 摆了摆手,崇祯说道:“爱卿就不要给我联戴高帽了,这仗是你们在外面打的,和我关系不大,尤其忠勇队赵国华这个人,熊文灿在奏折里可是大大的夸赞他一番,说他智勇兼备人材难得,去年的涿州大捷,也是和他有关,看来联要仔细的了解一下这个人了。” “赵国华?忠勇队?”杨嗣昌念叨了几遍,突地想了起来,说道:“臣想起来了,这赵国华还是吏部侍郎刘能推荐给臣的,要想了解此人的详细情况,可传刘能来。” 崇祯笑着道:“大伴,去传吏部侍郎刘能进宫。” 两柱香后,吏部侍郎刘能气喘吁吁的小跑着来到了乾清宫,见兵部尚书杨嗣昌也在此,顾不上寒暄,急忙喘息着跪下磕头:“臣,吏部侍郎刘能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刘爱卿。”崇祯笑着说道。 见刘能站了起来,崇祯又说道:“王大伴,赐座。”王承恩端来了一个绣敦,刘能只敢把半个屁股搁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