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杨嗣昌的心机-《带张彩照回明末》
第(2/3)页
“父亲,如果陛下没有再次请你出山,那你打算怎么办?”杨三松问道
沉默了一阵,杨嗣昌这才说道:“如果真是那样,为父就终老田园山林了。不过,我想陛下一定会再次请我出山的”
听了这话,杨三松看了看他,笑着走了出去。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屋里又传出了杨嗣昌读书的声音。
一天以后,赵国华率领忠勇总队行军到了距离开封不到二十里的地方,队伍安营扎寨下来,为了避免引起误会,大营里升起了“明”字大旗。
“我想去开封城里走一走,不知哪位有兴趣陪我一走?”赵国华说道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大家争先报名。
见状,想了一下,赵国华道:“大家都去显然不行,这样吧,程冲和吕清留下掌握部队,其余的各司其职,我带牛欢和刘光祖去就行了。”
听了他的安排,大家就各自忙去了。
换了衣服,赵国华带了牛欢和刘光祖骑马向开封驰去。
开封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为八朝古都。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相连,西与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和周口,北与新乡隔黄河相望。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
五代时期,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北宋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期,经济繁荣,富甲天下,人口过百万,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开封。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封以其泱泱大国的气象,跃居为那个时期世界上最为繁华的著名都城。
公元1379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
走近了城门口,只见一道宽大的吊桥放在宽大的护城河上,桥两边有栏杆,两道腿粗的综绳子延伸到城头上面,城墙上站着一排军士,吊桥上车水马龙,人员往来不停,显得十分的热闹的忙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