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寻常的民团-《带张彩照回明末》


    第(2/3)页

    “叉出公堂,退堂。”说完,也不看其他人,踱着步,一摇一摆的回后堂去了。

    卢象升离开南阳回到京师,他想要对崇祯说说对围剿流寇的看法。

    他写两份奏折,第一份名字叫《剿寇第一要策疏》,疏中对义军越剿越多的事实作了最简单直接的解释:“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意思是军民的暴动,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法活下去了,剿匪的根本,还在于要让民众可以有活路。

    他的另一份奏折名字叫《靖寇绥民八则》,内容为:“……酌缓征之宜以延民命,勤修废之役以奠民居,通山泽之利以济民穷,戢刁告之风以降民害,禁差拘之拢以安民生,广招垦之术以裕民养,恤行户之苦以资民用,严驿递之归以苏民困。”

    可是崇祯派人接了他的奏折,看后,很不高兴,没有接见他,反而以宣大军情紧急的借口让他赶快前去任职。

    没办法,他只得听命动身去宣大上任了。

    出了京师,回头看了一眼远处高大的城墙,卢象升皱着眉头对杨廷麟道:“看来,陛下是对我没有带兵到京师勤王有意见了。”

    “大人,你就不要多想了,早晚陛下会知道你的苦衷的。”杨廷麟安慰道。

    叹了一口气,卢象升神情黯然道:“但愿吧。”

    见他情绪不高,心情压抑,杨廷麟说道:“大人,你知道吗?那支吉安义勇队已被陛下赐名为大明忠勇总队了。”

    “我已在邸报上看过了,赵国华这小子,打的还不错。”卢象升淡淡的说道。

    他认为,吉安义勇队只是协助涿州守军守住了城池而已,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他们岂止是打的不错,而是打的太漂亮了,战绩惊人啊。”杨廷麟兴奋的说道,脸上是满是佩服和激动的表情。

    看了看他,卢象升道:“你说说有什么惊人的?”

    杨廷麟说了出来。

    当听说支吉安义勇队消灭鞑子军队近万人,缴获战马近六千匹,从鞑子手中救回被掠百姓四万多人,这些成绩让卢象升听完后,呆住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吉安义勇队的战果会如此巨大,战绩会如此惊人。

    “你这是听谁说的?是不是太夸大了?”卢象升怀疑的问道。

    他之所以会怀疑,就是因为这些战果太不容易获得了,按照大明边军的战力,要想获得这么多的战果,起码要有四万以上的骑兵才行。

    杨廷麟告诉他,这些事是听东阁大学士吴甡说的。昨天吴甡来拜访卢象升,正好卢象升进宫去递奏折了。

    吴甡是去涿州调查的钦差,亲自点检过的,又是传圣旨的钦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