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孙老汉的忧虑-《带张彩照回明末》
第(2/3)页
他知道鸣凤村眼下的好日子都是赵国华带来了,义勇队也是靠赵国华和官府的关系才组建起来的。
一旦没有赵国华,这一切也就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爹,你老怎么了,为何老是愁眉苦脸的?”孙富不解的问道。
赵国华出征时,为了花工坊的安全,从青龙寨抽调了一千人组成了留守队,把马宝为由小队长提为留守队的队长,为了分权,又任命孙富为副队长。
马宝负责外面的守卫,孙富负责里面的巡察。
这段时间,孙富见父亲一直心事重重,今天忍不住便开口问了起来。
看了儿子一眼,孙一平叹了口气,道:“你说,你赵大哥和义勇队,被派去和鞑子打仗,我是在为他们担忧啊……”
“爹,你担忧个啥?就赵大哥那本事,没事的。”孙富笑呵呵说道。
对赵国华的本事,他是心服口服,那肥皂,那洗膏,都是人家一手搞出来的,银子那是哗哗的赚,一个人,就养了五六千兵,那可是知府大人也做不到的事。
鞑子虽然听说很厉害,但是,义勇队那几百支神机铳,可是大杀器,即使打不败鞑子
可是自保,根本没问题。
听了儿子的话,孙一平想了想道:“干脆你去县衙走一趟,看看有没有新的消息。”
“好吧。”孙富答应着,带了几个队员骑马走了。
闯塌天刘国能和张妙手从黑水峪突围后,在附近的山林里躲藏了一段时间,见官军撤走了,这才悄悄派人出来打探消息,当听说高迎祥被官军捉住了,不由得懵了。
几个人商量起以后的道路,比较了罗汝才,张献忠和李自成三人的本事和度量,决定去投奔李自成。
昼伏夜行,躲过数次官军的追击,终于在陕西商洛山附近找到了李自成。
密林里,一条长长的山沟里,一万左右衣着破旧的人正在里面休息,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大家正就着冷水,嚼着又黑又硬的杂面馒头,这就是李自成的农民军。
去年在滁州被卢象升战败后,李自成就逃到了陕西,今年五月(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李自成率部与明军在陕北榆林、绥德一线作战。在乘胜进攻米脂时,不慎中了明将贺人龙的埋伏,外加天降暴雨,李自成部只剩百余骑脱险。
此后他一直躲在陕西的密林和山沟里不敢暴露踪迹。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明末农民军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民团捕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