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扩编保安队-《带张彩照回明末》


    第(2/3)页

    保安队扩充的消息传出,许多爱舞枪弄棒的青年向鸣凤村涌来,经过一番考核,很多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如愿进了保安队。

    扩编后的保安队编为一个直属中队,两个长枪中队,一个弓弩中队,一个斥候小队,一个辎重小队。直属中队八十人,配备鲁密铳,两个长枪中队各一百二十人,一个弓弩中队一百人,斥候小队三十人,辎重小队五十人。直属中队的队长是赵国华,副队长张顺,长枪一中队队长孙有,副队长胡大海,胡大海是牛家村的人,今年二十五岁,原来是个小队长,在上次保护货物的战斗中敢打敢拼,这次晋升为长枪一中队的副中队长,二中队中队长为张冲,副中队长为李明,李明是一个军户子弟,今年也是二十五岁,家传枪法,原来也是一个小队长,训练刻苦成绩优秀,这次晋升为长枪二中队的队副,弓弩中队中队长为刘中正,副队长未定。

    队伍整编完毕,新的队员洗了澡,换上了保安队的蓝黑色的制服,在老队员的带领下整齐的站在木板搭起的台子下面。

    看着台下站着的比上次多的队员,赵国华心里十分激动,他大声道:“兄弟们……”这一身喊出,台下许多因为次穿上漂亮保安服而兴奋的的穷家子弟“嗡嗡”的说话声在老队员的提醒下消失了,大家一起抬头看着台子上的赵国华。

    “今天是我们保安队的好日子,从今天开始,又有许多新的兄弟加入了保安队,前段时间,虽然我们保安队受了些挫折,但是今天我们又站起来了,而且变得比以前更加的强大,我们保安队不是软柿子,不会任人欺负,我们是不会放过偷袭我们的人的,我要求你们刻苦训练,尽快提高自己的技艺,一旦查出幕后的黑手,就消灭他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赵国华说着,高呼起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底下的新老队员们也跟着高呼。

    讲完了话,赵国华又把几个中队的中队长和队副叫上台去,和大家见了面,并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各自讲了几句话,就带着各自的队伍开始训练了。

    见队员们开始了训练,赵国华在几个中队走了一遍,就回到操场一边的大队部,拿出一杆鲁密铳仔细看了起来,鲁密铳是明朝火器研制家赵士桢所明的一种火绳枪,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奥斯曼帝国)所进贡的火绳枪。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火枪的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

    看过鲁密铳后,他又拿出毕懋康手写的操作方法看了起来。越看越感觉到繁琐:先要从火药罐里倒出一部分出火药装在枪管中后部的,用食指按住火药,不使它散出,装够火药,然后用小木棒捣实,再扣上火药盖片,然后以左手将铳微侧转,令火眼上向,以右手轻轻敲之,使导火线入眼中,与筒内火药相接。再取铅弹从枪口装入,用绵纸少许,以搠杖送进至药处方止,铅弹须硬塞进去,硬塞入才打的准。如果铅弹在筒中滑动,就没有用处。装毕火药和铅弹后,将铳攒定托手上边,尾拄腿上,以右手取火绳,先吹去灰烬,夹置龙头内。

    火绳安放停妥,踞前脚,跪后脚,将铳举起,左手执托手,膊节柱膝头,后尾紧夹腋下,闭左目,以右目觑后照门,对前照星,闭口息气,对准敌人,然后捏机。

    上述鲁密铳的射击过程,太烦琐了,看的赵国华头昏脑胀,心里决定改造一番,比如使用定装火药,比如把使用颗粒火药,铅弹做成子弹头的样子,装在枪管里,这些经过实验都是可以做到的。

    “唉,用惯了后世的枪,再来用这三百年多前的火铳,就如坐惯了高铁去坐牛车,真是太难适应了……”赵国华言自自语着说道。他打算自己制作颗粒火药。

    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是中国四大明之一,也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史。

    火药是由中国古代炼丹家明的,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明。在火药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他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因此火药的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火药的配方的配方的配方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