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制作肥皂-《带张彩照回明末》
第(2/3)页
赵国华笑着对孙老汉道:“大叔,明天早上你叫孙富大哥跟着我去县城一趟,我要在县城里找个房子,做点东西出来卖。”
“什么东西?”孙老汉好奇的问道。
“一种只有我生活过的海外才有,而大明没有的东西。”赵国华笑着道。
“哦!好!好!”孙老汉连声道。
听说是赵国华要做的是那神仙样的地方才有的东西,孙老汉不由得一阵惊喜,高兴的胡子直抖。
第二天,“喔喔喔”的鸡鸣声中,赵国华起床穿衣服,而此时,孙老汉的大儿子孙富已起了床,为院子里的水缸挑了半缸水了。
吃过早饭,孙富跟着赵国华向城里走去。
两人进了县城,赵国华边走边往两边的商铺里看,好像是在找东西。
“大哥,你是在找什么东西吧?”孙富问道。
点了点头,赵国华道:“是呀,我是在找碱,它呈块状或柱状块,灰或黄白色,有光泽。”
“你说的这东西有点像是碱石……”孙富思索着说道。
想了一下,赵国华道:“差不多吧。但是要看了才知道,你知道哪里有卖的?”
“走。我带你去买。”说着,孙富就带赵国华到了一个店铺。
找到了碱石,果然就是赵国华要找的天然纯碱,碱石又称倍半碳酸钠,是常见的天然碱矿物,故称它为天然碱,又叫做碱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无机盐,只因溶于水产生氢氧根离子oh-显强碱性,才称为碱。
租了一间房子,这才返回去买了二十斤碱石,请他们加工磨碎后装袋,然后去卖石灰膏的地方,又买了几大缸澄清的石灰水拉回了院子。
石灰水呈碱性,是氢氧化钙ca(oh)2的水溶液。
“赵大哥,你买这石灰水做啥?难道就是………”孙富狐疑的问。赵国华看着他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原料。”
两人又去买了柴禾、水桶、木盆、铁锅、纸、笔等等,看着这些乱七八糟的物品,孙富无论如何也不知道这些物品放在一起有什么用。
接着赵国华把碱石倒在水里,溶解,虑去杂质,装在水缸里待用。
吃过晚饭,赵国华指挥着孙富把石灰水和一定量的碱石溶液倒在锅里搅拌。
在现代社会里火碱可以很容易的就买到而且价格也不贵,谁吃饱了没事干捣鼓这个东西。火碱也就是烧碱出现在中国是清朝末年了,现在的大明朝是找不到火碱的,而火碱却是制作肥皂的主要原料。
烧碱(学名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是可溶性的强碱。
制烧碱普遍采用苛化法。将天然碱液与浓度不小于2%的石灰水进行苛化反应,使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形成液体烧碱:反应式为na2netaoh+netbsp; 所得液碱经澄清、过滤、蒸浓缩、冷析除盐和熔融等工序,可以制成固体烧碱。
读者看到这里不要认为我是在意淫。天然碱,又叫做碱石,在宋元时期已经成了一种商品,元朝已经有专门的碱户,而天然碱加一定浓度的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水溶液经过苛化反应,确实可以制出烧碱。
这个办法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小化工长还在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