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意外的约战-《三国之双曹争雄》
第(2/3)页
曹德忽然起身,抱拳对皇甫嵩说道:“卑职以为,袁本初乃是四世三公之后,必定涉猎广泛。何不听听本初兄有何见教!”最后一句话,曹德是笑着对袁绍说的。原历史中袁绍可是诸侯争霸前期势力最大的一路诸侯,肯定不会徒有其表。再者说了,袁绍自从会军以后就很少说话了。肯定有什么想法。
袁绍一看皮球已经到了自己的脚边了,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展露一下了。但是袁绍还是狠狠的看了曹德一眼,起身抱拳对皇甫嵩说道:“将军,卑职以为,张角有此番做法,必定有所图谋。张角所下战书中是说与我军决战。那就是说我军要全军尽出。我军有十一万大军,这是摆在明处的。而张角麾下已有近十二万大军,如若再从巨鹿城中招募丁壮,那张角的兵马肯定不可估量了。”说着,袁绍在帐中来回渡了几步,而后继续说道:“卑职以为,决战之日,张角定不会全军尽出,那么他剩余的军队将作何安排?会不会攻击我空虚的大营。截断我军后路。”
随后,皇甫嵩接着说道:“张梁可是进了巨鹿城?”
曹德马上起身说道:“回将军,十有**。当日,卑职准备驰援广平城之时,细作探报,张梁带着四万广平败军及广宗守军退回了巨鹿城。”
皇甫嵩点了点头,“老夫以为,这张梁有点谋略。可惜不为正途。如若有张梁在给张角出谋划策,吾之后方不可不防。”
这时袁术看到自己的哥哥长脸了,也跑来刷存在感了,“既然那老道敢趁着广宗空虚前来劫营,那同样为何不可趁着巨鹿空虚,攻下巨鹿?”袁术终于出点像样的注意了。
皇甫嵩点了点头,“此计可行。”袁术听到皇甫嵩同意了自己的观点,示威性的笑了笑。
皇甫嵩环视一周,“诸位可还有什么建议。”这时,曹德对徐庶使了个眼神。徐庶会意,这是要让自己展露身手了。
徐庶站起身来,向着周围所有人都行了一礼,刚刷完存在感的袁术见一个没名没分的人站出来了,马上质问道:“汝乃何人,可知这是什么地方。”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徐庶被人看不起了,曹德的脸上哪有光彩啊。更何况,徐庶一直在曹德的身后站着。没理由袁术不知道徐庶是谁的人,这只不过是袁术借题挥罢了。
曹德马上站起了身子,也没理会袁术,直接对皇甫嵩说道:“将军,此人姓徐名庶字元直,乃卑职麾下军师。卑职从汉中一路走来,多亏军师一路指点。此人谋略卑职自愧不如。”
皇甫嵩一听徐庶的来路顿时来了兴趣,对着徐庶说道:“看来,还得请教徐军师有何见教?”
徐庶先是对着曹德行了一礼,然后微微一笑:“多谢将军缪赞。见教不敢当,见地倒是有一些。某以为,黄巾军与我军决战。地点肯定在视野开阔之处。我军有十一万大军,黄巾军必定也会出动相同人数的士兵。那么此战就是一场野战。野战无非就是盾对盾,刀对刀。然我军有黄巾军未有之优。那就是骑兵。黄巾军寥寥几批战马也大多在诸多高级将领手中。根本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因此,我军的骑兵将对黄巾军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某建议,集结全军所有骑兵,暂交于一位将军统领,在合适的时机从合适的地点进行突击。而黄巾军大多是乌合之众,打顺风仗可堪一用,一旦有些阻力必定溃不成军。所以,我军出动决战的士兵无需太多。五万足以。”说完徐庶自信的捋了捋胡须。
皇甫嵩听完徐庶所说略一思考,轻轻的点了点头,“请先生继续说。”
徐庶看了看袁绍和袁术,“二位袁将军所言均有理。因此,某建议,广宗城中留下一支人马防备黄巾军的偷袭,另派一路人马攻打空虚的巨鹿城。如此一来,不管黄巾军有何阴谋,只要在主战场上不能取得胜利,那黄巾军就只能再次退缩回巨鹿城,当他的瓮中之鳖。”
皇甫嵩听完之后,赞赏了看了徐庶一眼。的确好计谋。同时又用充满羡慕的眼神看了曹德一眼。你小子从哪找的这等高人。紧接着,皇甫嵩的眼神里露出了炙热。如果这样的人才入了仕途,那岂不是对江山社稷有无穷作用,只是不知道曹德这小子会不会放人了。
皇甫嵩平静了下心思,继续问着徐庶说道:“既然计策是先生想出来的,那各路大军分别由谁带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