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欧佩克-《超级机器人分身》
第(2/3)页
特别是在油价高涨的今天,这些不缺钱的中东土豪们在全世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甚至在希拉里访问中东国家之前,美国人还在担心沙特作为第一大产油国,会不会预感到化石能源的末路。会彻底倒向中国。
要知道沙特虽然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传统盟友。但由于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宿怨,作为阿拉伯国家“总舵主”的沙特和美国关系一直显得比较微妙,和美国维系盟友关系的同时又适度保持距离。
这种局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向沙特出售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以后就开始了。
1981年,以色列空军悍然越过沙特领空。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紧接着。在1982年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更是把阿拉伯联军打的一败涂地,毫无还手之力。随后两伊战争又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伊朗和伊拉克无节制地使用各类战术导弹打击对方目标,连带让周边国家受池鱼之灾。
而以色列拥有中程弹道导弹以及核武器的消息也使得沙特危机感飙升,他们迫切地希望获得一种有足够威慑能力的武器装备来遏制区域强国。
1985年,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亲王首先行动起来,试探性地向美方提出购买“长矛”弹道导弹(注:这一需求明显是沙特在投石问路,因为该导弹射程还不到200千米,而且美国曾在1979年yslgm前出售给伊朗),但遭到了美国的断然拒绝。
当班达尔垂头丧气的把这个消息汇报回国内后,沙特人开始苦闷起来:到哪里去找一个能迅速提供这种武器,而又不会提出限制性条约的国家呢?
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向国王推荐了当时尚未和沙特建交的中国。
经过将近两年的艰苦谈判,1988年,中国正式对外界宣布,以35亿美元的价格向沙特出售了一批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射程3000公里),并承担部署这批导弹规划基建和培训相关人员的义务。
消息一出,马上震动了世界。
按国际武备军控条约,一个国家不应向其他不具备此类武器研制能力的国家出口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导弹。而东风-3导弹的射程接近3000公里,可以携载核弹头,属于战略级武器,足以影响地区间的战略平衡。
即使不考虑国际军控条约,一个国家向另外一个国家出口这样的武器也是很难想象的,更何况那时中国和沙特甚至尚未建立外交关系!
而35亿美元的价格也让沙特付出了血本,由于世界油价低迷,1986年沙特的gdp也仅有870亿美元,政府财政总收入约480亿,国家要拿出近十分之一的钱去采购这批“王国的威慑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