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历史与现实-《超级机器人分身》
第(2/3)页
阿蒙森·斯科特站建有4270米长的飞机跑道、无线电通讯设备、地球物理监测站、大型计算机等,可以容纳150名科学家和后勤人员。
主要从事高空大气物理学、气象学、地球科学、冰川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由于冰层以每年平均10米的速度向南美洲方向移动,所以考察站的实际位置已偏离了南极点。为此美国制定考察站重建计划,现已完成了新油库和机场跑道工程,整个计划预计5年完成。
按照后来705工程小组的评估,正是因为在该科考站发掘出了星石,美国才掀起了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第二块星石则是苏联1962年在南极东方站(冰点)附近发现的,这块星石大大推动了前苏联军工科技产业的发展,使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冷战中一度压制住了山姆大叔。
由于在南极的极点(阿蒙森·斯科特站)、冰点(东方站)都出现了星石,于是1956年就抢占了南极磁点(迪蒙·迪维尔站)的法国开始在附近拼命寻找星石的踪迹,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也不见踪影。
2000年,美国一支科考队在南极的埃里伯斯山脉又发现了一枚星石的踪迹,经过不惜成本的挖掘后,美国顺利将第二块星石收入囊中。
这个消息被各国知晓后,法国在南极磁点附近寻找星石的积极xing大为降低,甚至各国对南极内陆最后一个尚未被抢占的点——高点(昆仑站),也变得兴趣寥寥了。
2008年,中国正式在南极高点建立第一个内陆考察站昆仑站,不久之后便发现了第四枚星石的踪迹……
那时候常思伟还只是中将,尚未出任pla总参谋长一职。直到后来,他才知道,那一年,为了抢夺星石,联合国五常里的各大流氓在南极洲大打出手。
当时中国的二炮部队已经全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弹道导弹核潜艇躲过美ri的重重封锁,进入太平洋深处游弋,为此中国甚至做好了大规模核战争的准备。
随后一个多月,南极洲又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两名中国南极科考队的地质学家因此失踪,中国这才顺利将星石运回国内。
幸好这些事情全部发生在南极,才被各国联手轻松压制了下来,相关资料档案全部进入绝密档案库,想要解密至少等到一百年以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