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个体户-《我的1985》


    第(3/3)页

    他是农村人,是靠着当兵提干才摆脱的农业户口这个沉重的枷锁,所以,不同于其他城市户口的人的对于大学生的羡慕也只是在天生的干部身份以及比同级别的工人高半级工资上面,对于农民来说,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当兵提干跟大学这两条路可走。

    不过现在自己儿子是城市户口,跟自己当初不一样……所以俞卫国想了一下,不上大学最差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当不了干部罢了,起码还能进工厂当工人。

    况且又不是没有工人提干的先例。

    所以,这么一想之下,他坚持让老二继续读下去的想法也就淡了许多。

    “个体户不好干啊……”

    俞卫国没有在是不是继续上学的问题上纠缠下去,而是很快的换了一个话题,谈起了个体户,这几年全国各地的报道,干个体户都了财,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上对于这种没有组织的人的看法,不再是纯粹的轻视跟轻蔑,而是带上了一点羡慕。

    在这个穷怕了的年代里,能多赚钱,谁不羡慕呢。

    俞卫国的语气里面有着一丝担忧,经历过那十年的人,对于政策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跟敏感,生怕哪一天政策就会逆转。

    他的想法很朴素。

    今天刮西风,说不准一觉睡醒,就要变成东风了,西风压过东风,东风压过西风,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呢。

    今天国家允许个体户,可不代表未来也可以,将来取缔不取缔,批判不批判,甚至惩罚不惩罚,不过就是中央一句话的事罢了,今天能让你生,明天就能让你死,投机倒把罪还在刑法上挂着呢,前几年温州八大王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干个体户,总归是有风险的。

    这个国家,归根结底,始终是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