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脸上的神情再一次变得十分的兴奋。 “铮子,要是我们把我们的这个小摊搞到百货大楼跟农贸市场附近,那里人多,然后我们早饭,午饭,晚饭都卖的话,那我们一天能赚多少钱?” 说完之后,李国政还一脸激动之色的看着俞铮,虽然他算不出来,但一个只有二百户的小小的家属院,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都能赚十多块,要是放在密州县最繁华的地段,那一天能赚多少?只是需要做一下简单的对比,都可以知道这会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恐怕一个月能赚上千,甚至是几千块! 几千块啊! 一个工人一个月才多少钱? 就算是考上大学了,毕业分配了工作,到了工厂里面,除了有个干部身份之外,工资也就是比普通的工人多半级工资加上七块钱干部特有的书报费而已,加起来不过十几块,一个月多十几块钱跟一个月上千块作对比,实在是太不值一提了。 “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去年那么多新闻说很多人下海当个体户呢……” 李国政仍旧是一脸兴奋,喋喋不休的说着。 下海是个很新潮的词,是去年才被创造出来,然后广为流传的。 去年是八四年,在太宗第一次南巡结束之后,国内开始了第一批的下海经商潮,很多人放弃了自己体制内的工作,宁愿出来当个体户,也不想要继续在党政机关或者是国营企业里面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国营企业的还少些,主要还是党政机关的多,因为机关的薪水实在是太低了。 话虽如此。 但这其实在很多人眼里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北方,风气比较保守,因为个体户是没有组织的人,换一个更加不好听的比喻,就相当于没爹没妈的人。 组织在这年代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词。 就像是这年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为了什么? 为什么农村的做梦都想当工人? 还不就是为了进入组织,成为有组织的人么? 结果直接辞职了,那当初还那么辛苦的考大学干什么? 比如说他们密州县,就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科级干部,辞职在人民医院附近开了全县第一家面馆。 这件事当时轰动全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