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构陷(2)-《抗战之国士无双》


    第(2/3)页

    “当然、当然。”刘学明很客气的站起,苟日新虽然是女子,动作却很男子气,向他拱拱手,翩然而去了。

    *************************************

    苟日新返回居住的旅舍,悠闲的点上香烟,青雾缭绕中,开始在脑子中盘算这一次的事情,情况已经基本摸清,如何落笔是自己目前要考虑的问题了。写得太浅了肯定不行,根本起不到效果;太深了,怕也不好,因为会转移注意力;这其中的尺度又该如何把握呢?

    沉吟良久,烟缸中填满了半截的烟蒂,苟日新脑海中灵光一闪,霍然而起,取出纸笔,一挥而就!

    她也真是有料的,把这件事以一种介乎新闻稿件和小说之间的笔法撰拟成文,她使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写法,抬头的第一句是:“‘戴小点是华军序列中难得一见的少年英雄——引自蒋委员长在第一战区授勋大会上的讲话!’但就是这样一个被最高领袖高度褒奖的抗战英雄,实际上,却是一个在背地里搞七捻三、克扣兵饷,以军中利益,中饱自家私囊的国之巨奸!”

    写完这一行,苟日新审视一番,心中暗暗点头,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想来就是老蒋看到这篇文字,也一定会耐住性子,从头到尾的审阅一番的。只要能够吸引老蒋看进去,之后的进展,也就可以预料了。

    把骨架搭好、标题拟定,接下去就是往里面添一些必要的佐料了,在苟日新笔下,对戴小点几番作战的功绩只是肤皮潦草的一带而过,更主要的是抓住他在卢沟桥作战胜利、并因此被提升为219团团长之后的事情做起了文章。

    在文章中,苟日新把戴小点塑造成了一个农村出身的、对于金钱有着疯狂攫取**的贫苦小子,为了钱,他简直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例如军中各式装备,以军装、军帽、军靴为例,按照规制,是每年冬夏各一身,戴小点一面向师部要求换装,一边则是以去年的旧军装给战士们,至于省下来的一笔钱,自然是落入了他个人的腰包——仅此一项,就为他赚来了不少于5oo大洋的额外收入。

    其他武器装备、后勤补给,更是不在话下,只要是能够捞钱的地方,戴小点有杀错、没放过,上任数月,刮得天高三尺,军中袍泽无不对其深恶痛绝,但戴小点根本不予理会,他心中很清楚,眼下中日大战,正是用人之际,而且自己又有些许战功,只要作战得力,想来就是得罪了所有人,也无所畏惧!

    苟日新写到这里,停下笔端,从头审阅了一番,还算有点分量,接下来,就是要把谷正伦也裹挟进来了。和前面的铺陈相比,这一段的内容则简单的多:‘……军中很多人对于戴小点这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做法不满,其中尤以原29军11o师师部参谋刘学明为,刘参谋秉性嫉恶如仇,分外不能容忍戴小点这样的害群之马,几番具结成文,送达战区军法处案头,惜乎都被谷纪常正伦处长置之不理,进而更与戴小点沆瀣一气,将刘学明呈交的文件专递到戴氏手中;戴氏大行打击报复之能事,在佟捷三麟阁将军面前多次诬陷攻讦,终使刘学明公不克其辱,辞去所有本兼各职,远走故乡,令人可一叹!’

    写完这一切,苟日新不再多费脑筋,管自洗漱休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把文稿重新审阅,改正了几个错别字,偏着头想了想,该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军中巨蠹、国之大奸》?不好,太笼统了;《军中蠹虫的真面目》?也不好,过于危言耸听了。沉思良久,终于给她想到了一个合适的名字:《少年英雄的丑恶面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