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军阀-《抗战之国士无双》
第(3/3)页
果然,沉默半晌,赵登禹呸的啐了一口:“刘子亮什么东西,操******!鬼子都打到家门口了,居然还玩儿保存实力的老一套,现在好了,该!”
戴小点知道,子亮是刘汝明的字,他是67军军长,升格之前是143师师长,兼任察哈尔省主席,身上军阀气息最重,从7月下旬起,就几次拒绝南京的军令,让老蒋及中央一系的人恨透了他!
7月24日,平津战事还没有全面爆,南口等地还在华军手中;按照老蒋的设想,南口就像一把插入日军背部的匕,如果日军在平津一线兵力稍弱或者离开平津向其他方向进攻,那么汤恩伯的第13军立即可以率兵从此起进攻,收复平津一线绝不是妄想。
于是开始进行布置,先命令在绥远东部的汤恩伯的第13军乘坐火车赶赴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然后转进南口。
汤恩伯在接到命令以后,立即派自己的参谋长吴绍周为特使,去察哈尔省联系刘汝明,请求允许13军入省,提供战场防御。但被刘拒绝了。刘汝明对吴绍周的要求不理不睬,借口说南口仅有日军骑兵活动,还已经被他的143师及驻守当地的卫戍部队击退,根本无需防守。
不但拒绝了13军的请求,刘汝明看吴绍周留在张家口不走(实际上只留了一天),心中不爽,让部下拿着火车票连续两次找到吴,以赠送火车票为名让他离开该市。
汤恩伯很生气,又很无奈,只好电告老蒋,老蒋也没办法,一面再度电令刘汝明,一面命鹿钟麟去协调;这一次,刘汝明不好不给面子,但既不答应、也不同意,总之就是拖字诀——宝贵的时间就在这反复的扯皮中被消耗掉了。
到7月29日前后,平津失陷,老蒋勃然大怒,明确下达命令,强令刘汝明配合,刘才勉强同意中央军13军去南口布防。但他处处搞飞机,得知13军要乘火车去南口时(通过张家口直奔南口,度最快),便又一次拒绝,理由是‘目前日军并没有进攻察哈尔省,如果13军进入张家口,恐怕日军以此为借口动进攻,所以张家口绝对不允许13军进入,云云。’
除了这些之外,刘汝明居然还派部队武力控制张家口附近的平绥路,拦阻开进张家口附近的火车。(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