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改弦更张-《抗战之国士无双》
第(2/3)页
熊斌赶忙站了起来:“卑职在。”
“你会同瑞伯(指鹿钟麟)参议,即刻出,北上到保定,和徐主任并蔚文(林蔚的字)参谋长共同研究对日作战的下一步策略。”
“是。”
会议结束,各人怀着各自不同的心思走出会议室,送委员长登车远去,一一散去,老蒋的车刚走,一辆黑色的美国福特轿车风驰电掣的驶进军委会大楼广场,汽车停稳,副官先下车,拉开后面的车门,两个男子走了出来,为的一个穿着一袭中将制服,肩上的领章闪闪亮。
男子的年纪不过4o岁,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黑,面色宁静,气度儒雅,相貌相当英俊。他长得和老蒋有几分相像,不知道的人甚至以为他们有血缘关系,实际上完全不是,他和蒋是同乡不假,而且二人有双重师生之谊,但若说血缘,却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来人名叫陈诚,保定军校毕业,黄埔军校成立,他又进入该校就读,因为和老蒋双重师生兼同乡的关系,深得其宠爱,被公认为是老蒋第一爱将!
陈诚也没有辜负老师的信重,多年来鞍前马后,劳苦功高,从北伐到军阀,从阎锡山到李宗仁、从冯玉祥到红军,陈诚无役不与,官职也是一升再升,1936年9月,因为对付两广军阀有战功,被晋升为6军中将(加上将衔),以职业军人来说,已经做到最高层了。
陈诚今年39岁,以未过不惑之年,身为国民革命军中著名的土木系的当家人,手下有罗卓英、郭忏、周至柔等一干顶尖的干才、悍将,绝对是国府军队编制中不容小觑的一支力量。更可贵的是,陈诚处处仿效老蒋,不贪财、不好色、不赌钱,不但自己如此,对所谓土木系的大将也无不提出同样的要求,这种以身作则的情况下,土木系是国府军队编制中风评最好的一支部队。
在他身边的男子也是少见的美男子,穿着西装,一双浓眉,两眼有神,说一口夹杂着TJ味道的Js口音——正是名扬青史的****的周公。
抗战爆,国府成立以大本营为中心的军政体系,原政治训练处改为政治部,陈诚任部长,周公任副部长。他们两个人也算师生,而年纪相近,又有着同样的救国爱民的胸怀,虽然彼此政党不同,但这并不会造成妨碍,反而对对方的人品、知识多有钦佩之意,因此私交甚好,搭起班子来,也都有知音之感。
两个人说着话,走进军政部大楼,迎面正看见冯玉祥,他晃动着高大的身躯,正在嘟囔着向外走,一眼看见二人,站住了脚步,“翔宇,好久不见了。”
周公一笑,叫着他的字,和他打招呼:“焕章兄。”
冯玉祥笑着看向陈诚,“辞修,近来你可清减了。国事繁重,可要注意身体啊。”
陈诚毕恭毕敬的敬了个军礼,“副委员长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