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狗血的太子位之争(求推荐)-《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第(1/3)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作为一个现代学霸,特别是一个“明朝通”的学霸,吴二红当然深知,皇室小帅哥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和他的弟弟朱高煦,也就是永乐帝的两个儿子之间那场轰轰烈烈的储位之争。笔Ω  ΔΔ  趣阁Ww『W.『biqUwU.Cc

    史书上只留下了那么简短的一段文字,但是,谁又能真正感同身受的理解文字里真实的波澜诡谲,爱恨情仇呢?

    只有像二红现在这样,身处那个时代,她才知道了很多史书上来不及或者根本不会记下来的真正故事……

    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是个2oo多斤的大胖子,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扶着,走路也是跌跌撞撞,但是他儒雅,博学,深得文臣的喜爱,朝中支持他的占大多数,连一母所生的徐皇后也坚决主张立朱高炽。

    对于一生嗜武的朱棣来讲,他当然不喜欢这个大胖子。

    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大功,朱棣自己觉得,只有这个儿子,“英果类我”。

    当时的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也都看好朱高煦,常在朱棣前称赞他的功劳,认为这储君之位只有朱高煦更合适。

    可是,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初,为避免后世子孙争夺储位,早早地就定下了“嫡长子继承制”。

    朱高炽是徐皇后所生的长子,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唯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

    在“合法”与“合适”之间,一向杀伐决断的朱棣,也变得举棋不定。

    其实困于“立长立嫡”还是“立德立贤”的皇帝,朱棣并不是第一人。往往越是那些英明能干的君主,在挑选皇位继承人时,越是慎重。

    因为,他们总想挑一个能跟自己一样出色,甚至比自己还出色的继承人,来延续自己的盛世,但往往事与愿违。

    别的不说,你看那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明知道皇四子李恪更适合继承江山,但为了安慰长孙皇后,还是立了嫡长子李承乾,后来又后悔,一生几次立太子、废太子。

    到最后挑花了眼,闭眼前,匆匆选了个最不济的李治,这个小儿子,除了色心强大,其它什么都弱爆了,胆敢在皇帝病榻前跟父皇小老婆偷情,最后还把江山被武才人给抢了。

    就更不用说,康熙大帝对立太子的延宕造成的“九子夺嫡”……

    正所谓当局者迷!皇帝在立储的事情上拖延得越久,后患就越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