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热情的苏州人民-《清末之超级运输系统》


    第(1/3)页

    第1章热情的苏州人民

    思绪像是穿越千古,又像是一闪而逝,翁同龢对着走过去的杨东方后背道:“谢杨大帅不杀之恩,叔平愿意改错,为强国强民效力,愿意为中兴大汉出一份力,请大帅准请。”

    翁同龢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还很合时宜,更为保全瓮家做出了贡献,要知道他的两个哥哥还在满清那里当大官呢。

    哪怕杨东方对他心有芥蒂,也不能不接受,初到江南,还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官员投效,他算是开了先河。

    杨东方不仅不能杀他,还要给他大官做,才能显出胸怀。

    转过身来,有看不懂翁同龢了,这家伙不是自带两朝帝师属性吗?实在的杨东方对他感观不是很好。

    并不是前几天闹了县衙,背后捅了一刀,而是这翁同龢乃是咸丰六年的状元,清流派的骨干,后来的甲午海战失败就跟他们有直接关系。

    因为他们的目光短浅,截留了北洋购买快船跟炮弹的钱款,这才至使北洋舰队甲午战败,当然不可否认,李鸿章自己也有问题想保存实力。

    总之甲午海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好!你真要有心,就先学习弄懂我们新民军的规矩,我可以先委任你为松江府知府,哦,不对是上海市市长。”杨东方不丢下一知半解的翁同龢,杨东方就没理他了,来到这世界,名人见得多了,已经不感冒了.

    尤其是两宫太后都上过,不杨东方还微微有想念慈禧慈安两位****了。

    当然他也就是想想,事情多得他没有心思想其它的,尔后直接带着二千人空降太仓,先把这个县城重新占了回来,然后堵住了救援李威利的一千多法军后路。

    这股法军援军,听李威利投降了,吓得赶紧回逃,不过依然被骑兵缠住,想走并不容易,最后见太仓被新民军所夺,也投降了。

    毕竟主官李威利都降了,他们也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浦东的格林少校那就更不能淡定了,带着人就往宝山赶,二千法军蹬上只剩一半海军力量的战舰直接开出了宝山外港,跑到了扬州,李鸿章的地盘上舔伤口。

    上海是个不祥之地,跑路为妙,不然全军覆没可就不好了,毕竟台湾还没有去占,这可是大清许给法兰西的。

    郭松林见此也不敢在强攻上海县,直接退回了松江府,连嘉定县的兵马也后撤到昆山。

    杨东方立即着手反击他,命宋景诗带四千人从常熟进攻苏州。他自己带二千人从太仓进攻昆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