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梧州水战-《清末之超级运输系统》


    第(2/3)页

    白特派员要抢了舢板船,当然不能让这些划船的跑了。

    湘汉水军的四艘大船在最后面,他们只能提供远程炮击,但是一但新民军冲出阵地,他们就不敢在开炮了,因为会打到他们上岸的人。

    扒船上的湘汉水军到是有不少弩箭跟火枪,不过他们的射击距离跟速度不及新民军,反被新民军压制,一个个中弹掉落水中,溅起一道道水浪,殷红江面。

    至于船上的大炮,其实克服炮击的恐惧它们就不能产生什么威胁之力。

    这些炮都是笨重的前装炮,要先上底火,在塞炮弹,打上一发少不得一到二分钟,尤其是在狭窄的船上就更加因难。

    最大的问题还是摇摆的船体,加上本就精度不怎么样的大炮,精准射击你就不要想了,全靠直瞄,能打中就打中,打中了造成的伤害也是个另,不能大范围波及。

    很快冲上岸的湘汉水军大部被歼,靠岸的舢板船也俘虏了十艘,运兵船更多,中间梯队的扒船死伤无数,也怏怏退走,留下三艘无力可控制停在江面上。

    见事不可为,湘汉水军的四艘大船也没有在浪费炮弹,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上流,只能等各路陆军前来,企图掩护陆军进攻肇庆。

    梧州方面,毛鸿宾调走了部分水军,这让一心想要报仇的梁培友敏感的发现了端倪。

    所以他把李文彩叫了过来,两人一总结算了算时间,感觉因该是沿海路那边取得了什么突破进展,当下发起了对梧州的进攻。

    首先这半个月他们的进展是稳扎稳打,一步步推进到了蒙江镇,占蒙江与浔江上游,然后经过几次初战,靠着法军战舰的优势,及他对这一带的熟悉找到腾县的弱。

    腾县了一些,无法放太多的兵力在这里,唯一的支援来自水路,所以面对新民军的进攻,很快被舰炮给轰掉。

    梁培友带着新式水军顺江而下,毛鸿宾收到消息决定主动迎击,梁培友有打梧州的经验,知道梧州城外浔江和桂江汇合处有个三角咀,居高临下,可以炮击梧州城。

    所以这个地方是坚决不能送给新民军的,而保护这里的唯一护佑就是水军在上游打败新民军的水军。

    到底这场战争打得还是制江权,谁在水里占了优势,谁就得了梧州城一半。

    湘汉水军迎战的模式还是分成三个梯队,分别为前、中、后三队。

    即以能装载四五千斤火炮的红单等大型船40只为前队;能装载二三千斤火炮、桨多人众,转棹方便的扒船40只为中队,能装载一千斤火炮、行驶快速的舢板船60只为后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