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大宋改造计划》


    第(2/3)页

    野菊边二郎听到薛明的话心中一凛,连忙起身躬身应道。他自然知道,将这件事情交给自己,既是新主人对自己的信任,同样更是新主人对自己的考验。

    所以嘴上应着,野菊边二郎心中已经在想着该怎么能够通过这件事情好好在新东家眼前刷刷存在感和好感度了。

    纷扬的雪花无声无息的从暗沉的天穹飘落,一层又一层的轻柔的覆压天地的一切。腊月初七,政和三年的第一场雪终于是有些姗姗来迟。

    自渡江南下以来,大宋朝似乎一直都不曾真正太平过,而在政和三年的大宋朝,似乎犹甚。天灾先有西夏南侵,后有徽州地震,再有开封大饥;更有国之柱石李纲归天而去,让人才凋零的大宋朝更是犹如少一臂膀。这纷扬的洁白雪花,似乎在洗刷着这一年的霉运,又似乎在预示着明年的丰瑞。

    因此,银装素裹的汴京城,并没有因为这突然起来的瑞雪而显得沉寂,反而相比往日的纷杂和热闹之余,却更多了几分空灵和瑞气。

    年关将至,已经忙活了一年的开封百姓,难得了得了旬月的空闲,更兼之赶上这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却甚少是选择呆在家中避寒,更多的人家都是不约而同的的选择了带上一家老小,温上几壶老酒,叫上几个亲朋,或出城或游湖,踏雪寻幽而去。

    普通百姓尚且如此,更莫说千余年来都奉风花雪月为四大美事的文人骚客了。众多因为太子册封大典之事而向着汴京城聚拢而来的文人士子,也是纷纷呼朋唤友,或三个一伙,或五六个一群,怀中捂着几壶温热的黄酒,寻着心中的美妙之处赏雪而去。

    大宋民风开放,文风鼎盛,这踏雪寻幽,于身份于地位于富足贫穷无关,国之风气如此而已。不管那即将而来的太子册封大典,让汴京城内是如何的暗流汹涌,终究只是这个国家金字塔顶端上的那一小撮人的事情而已。将来也许会影响很多人的命运,不过至少目前来说,还是关乎不到升斗小民身上。

    熙攘的踏雪寻幽大军中,各路汴京城的富户勋贵多不胜数,同那些坐在马车内前呼后拥的勋贵富户家眷相比,骑着高头大马的薛明等人,在这人群中倒显得是极其普通的了。

    当然,说普通也只是说座驾,如果仅仅是看人的话,即便是穿着普通的貂袄,薛明和扈三娘两人策马并肩而立,风华却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

    尤其是褪下劲装穿上女子衣裳貂袄的扈三娘,更是多了几分柔美之感,不知道是因为这还在簌簌而落的雪花还是因为穿上了女子的衣衫,扈三娘似乎也多了几分女儿家应该有的柔美之气,往日紧绷的俏脸却是比柔和了许多。

    偶尔的嫣然一笑,当真是人比雪俏,艳压四方,倒是引来了过往颇多行人关注,时不时有些经过的泼皮的口哨声传来,如果要不是一旁的王君和刘猛两人满身的凶悍之气,一看就不是很好惹的主儿,怕是早就引得不长眼的泼皮无赖上来搭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