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实话实说-《大宋改造计划》


    第(2/3)页

    而这个时候蔡京和张商英似乎也争累了,看到赵佶这个模样,齐齐冷哼一声,就此不再言语。一场薛明以为要持续到没有尽头的争论,就此嘎然而止。

    “圣上,微臣以为,此事还需荣王殿下不可。”

    一直做壁上观的两个绍述一派中人,这个时候终于开口了。而这开口说话的人,赫然正是先前暗示薛明有辱斯文的那个中年人。

    “哦?郑卿家,不知此话从何而来?”

    赵佶听到此人的话,精神不由一振。

    坐在赵佶下的吴王赵颢听到这郑姓老年人的话的同时,就睁开了眼睛。

    赵颢自然是认得此人的。

    观文殿直学士、历任起居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要职,并于大观元年至四年官拜同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政和三年再拜知枢密院事、太宰,特赐金鱼袋的郑居中郑大学士。不仅如此,此人还是神宗时的“三旨相公”,历任三朝的前任宰相王珪之婿,当今郑贵妃之从兄弟,如今大宋朝绍述一派的代表人物,如今赵佶身边的近臣侍讲,他又怎么可能不认识。

    说实话,赵颢其实也知道他来参加这朝议也只是走个过场,当然,他本身不仅对大理国是生还是死不关心,同样也对大宋朝所有的政事都很不关心,也不想关心。

    只因为,他是宋神宗赵顼的同母弟,当今皇帝唯一还在世的皇叔,曾经有过不轨之举的,大宋朝如今资格最老的亲王。

    “回圣上,吴王殿下执掌的侦缉司最为清楚我大宋周边各处军情境况。”

    郑居中说到吴王殿下的时候,对着赵颢微微躬身。

    “郑卿所说甚是有理。”

    赵佶听了郑居中的话点点头,随即扭头看向赵颢道:

    “皇叔,侦缉司可有大理国最近几月军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