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蔡童集团-《大宋改造计划》
随着蔡京担任宰相兼枢密使。笔』趣阁Ww『W. biqUwU.Cc再加上他前期唆使赵佶弄的这个元祐党籍碑,其权利也是逐渐的膨胀。也正是因为蔡京这个宰相兼职了枢密使之职,才导致的中书门下府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权柄,而他这个宰相的权柄更是渐渐的开始凌驾于百官之上,仅次于皇帝了。
因为蔡京一开始是在宦官童贯的帮助下,方才令得新登记的赵佶留意到了他这么个“人才”的。所以蔡京当权后,有了蔡京的支持,童贯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军权,以更加的贪污侈靡,及至家中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的地步。与他们互相勾结的江南朱勔占有的田产甚至跨连郡扈,每年光是收租都要收个1o余万石的样子。而蔡京、童贯也都是占有着大量的土地,残酷敲剥农民。蔡童集团分别掌握着军政大权,对北宋的民众实行黑暗的统治,弄的民不聊生。民间因此有流传的歌谣说:“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
好在还有个枢密院掌握在皇帝的手上。
所谓的枢密院,内设十二房(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分曹办事,各司其职。当然,现在还要加上个神盾房,所以是十三房了。
作为边疆重将,种师道自然知道,枢密院中除了十二吏房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只有皇帝和枢密院正副使才知道的秘密机构,这就是枢密院侦缉司。当然,薛明的神盾房目前暂时尚未成型,也未曾上过什么大的场面,因此种师道还不清楚枢密院中又多了这么一个机构。
而侦缉司的历史可比神盾房早的多,相比起来其职权范围也要全面的多。
在最初的时候,侦缉司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配合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缉拿一些违法官吏以及江洋大盗,后来随着大宋朝同西夏、同大辽这些异族之间的战事越来越激烈,侦缉司也渐渐演变成大宋朝唯一对外派去细作获得情报的机构。
侦缉司平日里侦查的方向也全部专为对西夏以及大辽这些周边国家军情的窥探。
窥探军情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军事行动服务的。而种师道作为大宋朝两大战区中的西夏战区主帅,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侦缉司,而且打交道的次数异常频繁。
薛明也许不清楚,不过种师道却是很清楚侦缉司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力量。
可以很直接的说,大宋朝如今所有的军情细作、密探,基本上全部都是出自侦缉司。
侦缉司中不仅有大量的情报分析高手,同时为了获得情报的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同样都不缺少。尤其是深入如今是辽人领土的北方等地侦查,必须要有极好的身手才行。毕竟,身手不好武功不高,怕是还没有到深入北地,就自己先在路上给折了,那还有什么用?
大宋朝普通的百姓不清楚早先属于大宋朝的北地的情况,种师道尤其是侦缉司可是很清楚。绿林巨盗、占山为王的人那是比比皆是。
而能够进入侦缉司的高手,全部都是专门挑选的身家清白、对皇帝忠臣度极高的禁军来充当,其中出自内殿直的侦缉司高手几乎占了近八成。
同侦缉司打交道颇多的甚至很多地方都需要仰仗侦缉司的种师道比谁都清楚,侦缉司早就不是大宋朝初立的时候那个不起眼的小吏房了,而是成为大宋朝中藏的最深的一个机构了。
种师道甚至都不清楚,侦缉司在自己身边有没有安排什么眼线。
当然,即便是有他也不怕。
无论是枢密院身为同知枢密使的张商英,还是丞相兼枢密使的蔡京,侦缉司的控制权都不在他们的手上。这也是蔡京虽则权倾朝野,也不敢同赵佶正面杠上的原因。谁知道自己府里是不是有侦缉司的人在里面呢?
如今的侦缉司,实际上的控制人是赵佶的二叔,徐王赵颢的手中。
不过徐王赵颢只是个幌子,大宋朝朝野上下谁不知道,徐王赵颢是一个低调的几乎让人完全忽略存在的王爷。
当然,几十年前的吴王赵颢可不是像现在这么低调的。尤其是他与王安石子王雱,和翰林学士庞公之女庞荻的故事,那更是在当时闹的沸沸扬扬,其为人远比现在高调的多了。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这传颂千古的眼儿媚,便是王雱临死之时,在当时的昌王爷赵颢面前所作,为的却是即将嫁与赵颢的庞荻。而这也是《眼儿媚》这个词牌的来源。
9oo多年前的北宋都城汴梁,才情兼备的她遇见了才华横溢又有报国之志的他。之后的岁月也曾有过风花雪月般的宁静美好,却最终毁于一旦。后人惊羡她的好运,当世的两个杰出男子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是,没有人会明白,那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的。一曲《眼儿媚》说尽了他们的无奈和心痛。同心而离居,为什么明明是一个童话般的开始却换来这样无言的结局?
庞荻,她的人一如这个优美的名字。父亲是当朝大学士,中年得女,对她自是宠爱有加。自幼在父亲身旁耳濡目染下,她的才华还为自己博来了一个“女公子”的雅号。
王雱,北宋大词人、当朝丞相王安石的独子,丰神俊朗,自幼以辩才闻名朝野。他的身上完全承袭了父亲作为词人的文采,未及弱冠,就已编著了多部文集。已近2o岁的王雱却谢绝了多门亲事,他清楚的明白自己多年的等待,只是寻求到能够执手一生的灵魂伴侣。
宋熙宁三年春,庞荻和王雱相识在一场游春宴上。才子佳人,眼波流动,端的是一见钟情的悸动。如此诗画般的二人真是天作之合。然而真正让他们能够在一起的却偏偏是互为政敌的双方家长。庞公和王相尽管在变法一事上意见不合,却真的是那个时代最开明的父亲。他们微笑着,给这对小儿女最真切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