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上眼药-《大宋改造计划》


    第(3/3)页

    赵佶听了张商英的话,半响没有说话,来回踱了两步忽的转身道:

    “张卿,可是曾到过相府中?”

    张商英并不意外,他说了半天并没有拿大理国书给赵佶看,更何况这样的事情,张波可以违制,但是身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参知政事、同知枢密使的他却是绝对不能。

    “陛下圣明,微臣觐见之前却是曾将大理国书送到了蔡相府上。”

    “蔡卿,那是……反对驰援大理国了?”

    赵佶皱皱眉,虽说是在询问,不过心中却是已经差不多肯定了蔡京的态度。

    想想也知道,既然蔡京已经知道这件事,而张商英却还是一个人来觐见,那么显然,两人绝对没有达成一致。若是意见一致的话,这个时候就应该是蔡京和张商英一起来求见了,而不会只有张商英一个人。

    “陛下圣明!”

    赵佶听到张商英的话眉头皱的更深了。

    不用想,也知道蔡京为什么会反对驰援大理国。赵佶自然不会简简单单的以为蔡京会因为和张商英政见不合就只要是张商英反对的,他就支持,是张商英支持的,他就反对。这样的蔡京,怕是早就卷铺盖滚蛋了。

    大宋如今的境况身为皇帝,赵佶无疑还是颇为清楚的。他还没有到以后的那种完全没有了上进心天天只想喝喝酒作作乐、得过且过的时候,不然也不会答应童贯和种师道的横山之战了。更何况之前还有那个神秘的师父提前给他上了那么一课。

    蔡京说的那些原因,赵佶都能想到,而且想的还更多。横山之战如今已经是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壮大宋朝国威之举,更重要的是为大宋朝今后数十年气运赢得喘息的机会。

    正如薛明之前所说,如今辽人还没有多少水军,而大宋朝唯一对辽人占优的也就是水军了。如果不趁着辽人水军羸弱的时候先攻取西夏,一旦后面辽朝内乱平息了之后,大宋朝就要再度落到之前腹背受敌的处境了,甚至比之之前的境况还要不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