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杨戬-《大宋改造计划》


    第(2/3)页

    原来是有一个叫杜公才的胥吏替杨戬出了一个主意,就是专门立了一个法令,向老百姓提出查阅土地的契约。因为许多人的土地是辗转转让的,或为开垦荒地而来,根本拿不出田契。而杨戬则度地所出,增立赋租,号“西城括田所”简称“西城所”。

    杜公才的这个建议让杨戬了一笔横财,也成为杨戬的一项政绩。而杜公才也因此被杨戬提拔为观察使。

    “西城所”开始是始于汝州,浸淫于京畿。如今已经展到京东、河北等路。括取天荒﹑逃田﹑废堤﹑弃堰﹑退滩﹑淤地﹑湖泊等﹐抑勒百姓承佃﹐强征公田钱。

    民间美田﹐皆指为天荒﹐确山县为催索公田租钱﹐先后杖死良民千余人。鲁山甚至是全县土地﹐都被括作公田。而梁山泊也是被收入了西城所﹐立租算船﹐日计月课﹐蒲鱼荷芡之利﹐纤悉无遗。

    阮氏兄弟如今虽然已经归为薛明手下,有了铁饭碗,却还是记挂着一起营生的渔民兄弟,这才找到了薛明这里。因为薛明之前吹牛逼说过这么一句话:

    “别说是这小小的郓城,便是整个郓州上下都没哥管不了的事儿......”

    如今这牛皮吹大了吧......

    说来这倒也是个涵需解决的事情。后来的梁山好汉之所以起义,其导火索就是源自这个“西城括田所”。

    在“西城所”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后,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的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

    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才会最终像火山一样爆,跟着梁山好汉们铤而走险,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对于杨戬这个人薛明也是知道的,因为这个名字太出名了,二郎神嘛!

    不过虽然跟道教的神仙重名,这个杨戬却是个太监,真不知道他哪来的胆量叫这个名字,就不怕哮天犬过来连他上面的头也给卸了吗?

    这杨戬跟童贯两个大宋朝的太监,一文一武却是把持了大宋朝的朝政,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薛明虽然暂时还没有权利管到其他的地方,但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他杨戬却也别想沾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