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吓得都坐地上了-《大宋改造计划》
第(2/3)页
“臣闻公道在天地间,不可一日壅阏,所以昭苏而涤决之者,宰相责也。然扶公道者,宰相之责,而主公道者,天子之事。天子而侵宰相之权,则公道已矣。三省枢密,谓之朝廷,天子所与谋大政、出大令之地也。政令不出于中书,昔人谓之斜封墨敕,非盛世事......盖宰相之权尊,则公道始有所依而立也。……”
此段策论的核心意思,是说,国家的执政权归于宰相,因为宰相由选举产生,代表着“公道”。而君主虽身份尊贵、地位崇高,却不可“侵宰相之权”。实际上,这也是宋人的共识:君主当垂拱而治,以执政权付宰相,以监察权付台谏。
而这份出类拔萃的卷子,自然是薛明所写的了。当然,说是抄也可以,毕竟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至于薛明选了这篇策文的原因,那还用说?自然是为了拍蔡京的马屁了。
拍个马屁而已,又不会少块肉,还能增加自己考中的几率,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这大宋的官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拍蔡京的马屁呢。
不然你叫薛明怎么写?难道选个抨击蔡京专权的文章吗,那样恐怕自己能不能考中都很难说。何必那么矫情呢,是不是?
薛明还不知道现在的小皇帝已经往这阅卷的考官中渗了个沙子。也幸好赵佶没把主考官也都给换掉,否则薛明的卷子能不能考过还真的很难说,差点就要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所以说这人啊,就不能太自作聪明了,岂不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看完了这份卷子,考官不由的在心里暗暗的道了一个“好”字。随即拿起桌上的卷子就冲着主考官开口说道:
“刘大人,属下要高荐此卷!”
高荐?这可是本次会试的头一份啊。帘子里的刘正夫跟何执中也来了点兴趣,在这狭窄的内帘里待了好几天,都要待得吐了有没有。难得有份出采的卷子,怎能不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作为主考官的何执中不由对着外面说道:
“写明理由,交由一旁书吏呈上来。”
“是。”
随即这考官洗了把脸,清醒了下有些昏沉的脑袋,又重新仔细的看了遍卷子,最后才认真的在手边的纸上写好了理由,交由一旁的书吏转交给上的副主考官刘正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