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奔跑吧!质子!(1)-《诺亚的旅途》
第(2/3)页
在飞船近光航行的过程,诺亚现了舰队目前非常严重的一个缺点,那就是在近光航行中,飞船的外壳是完全暴露在宇宙环境中的,星际尘埃,陨石碎片……都可以对飞船造成磨损,虽然材料科技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这种无意义的损耗依旧会存在。
而等离子体护罩也不是能够一直开启的东西,等离子体护罩并不是许多科幻作品中的能量护罩,可以在物理和能量双方面防御,它只是在飞船外支持起了一层规则的等离子气体,由于等离子气体的高温度可以防御大部分动能武器,而在激光和粒子束武器下,这种防御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了。
诺亚原本的计划是借由大统一理论的四种基本力转换,将电磁力转换为引力和斥力,在飞船上形成一个斥力场,这样基本就可以免疫星际尘埃的磨损,即使对实弹和粒子束武器,也会有很强的偏转作用,当斥力到达一定程度时,甚至连光束武器也无法构成威胁,虽然前提是黑洞引力级别的斥力……
因为大统一理论可以实现四种基本力的转化,所以在理论上并没有什么难关,但当在实验上进行引力场和斥力场的构建时,诺亚却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生成一个引力或斥力,诺亚的确可以做到,西德尼亚人居住用飞船内部都被从上到下固定的两极施加了指向地面的引力,但在这样的生成过程中,诺亚只能做到在不同的【两极】之间形成一个固定方向的引力或相互的斥力,而无法做到像拥有质量的质点那样来自各个方向永远指向质心的引力。
打个比方,把引力当做一个水面,诺亚可以让水面往一个固定的方向流动,但不能在水面上营造出一个漩涡,让所有水流都向这个漩涡聚集……
诺亚知道这并不是一个技术难关,这是因为自己在理论方面的缺失导致的,换句话说,引力场和斥力场构建,就是诺亚遇到的第一个科技壁障。
要越过科技壁障,展技术和积累数据都是不行的,需要的是在理论层面的突破,诺亚知道,由于大统一理论和万有引力定理的掌握,自己已经敲开了引力的大门,但某些理论的缺失,让诺亚无法越过这道大门前的门槛。
在卡拉文明遗留下的技术中,完全没有关于引力场和斥力场的技术存在,而卡拉文明的遗留飞船上,诺亚也没有找到类似的装置,所以很可能,连卡拉文明都还没有攻破引力领域的这一层科技壁障。
每一个文明的展方向不同,卡拉文明的通讯和引擎上的科技也是远远领先他们的文明程度,其他方面也就必然会稍显弱势,并不是说一个高等文明的每一项科技都会胜过低等文明,就像之前诺亚现的西德尼亚对于甲烷这种基础化学能的高效生产与利用,西德尼亚在基础化学能这一块的成就无疑也胜过了诺亚。
引力来源于质量,为了研究引力,就得先从质量入手,希格斯场的研究就变得极为重要。
希格斯机制解释说,宇宙充满着一个名为希格斯场的东西,由于希格斯场的存在,原本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可以从中获得能量,由这些能量再转换为质量,因此粒子通过遍布宇宙中的希格斯场时就像穿过“海洋”,使粒子受到“阻力作用”,这就是物理学家所寻找的万物质量之谜。
旧文明的物理学家们曾经建立了一套名为【标准模型】的基本粒子模型,这个模型预言了61种基本粒子的存在,前6o种很早就被现,只有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与否一直困扰着人们。
21世纪在大型强子对撞实验中证明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也就间接证明了希格斯机制的正确性,完善了【标准模型】,这也为后来guTs(大统一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在这些61种基本粒子之后,又有一种存在于假想中的基本粒子被提了出来——【引力子】。
引力子,又称重力子,在物理学中是一个传递引力的假想粒子。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可以归结为构成这两个物体的粒子之间的引力子交换。为了传递引力,引力子必须永远相吸、作用范围无限远及以无限多的型态出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