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叉戟-《诺亚的旅途》
第(3/3)页
“军备力量不足,战争用宇宙飞船研工作必要。——诺亚报告。”
“材料科技落后,未知合金解析工作必要。——诺亚报告。”
经过重重考量后,诺亚还是先把新一代量子计算机开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只要自己拥有了更多的计算力,自己就能支持起更多的工程与科研工作,其余工作的进度也会被大大推进,文明的生产力也会大大地提高。
实现量子计算,方案并不少,问题是在实验上实现对微观量子态的操纵确实太困难了。已经提出的方案主要利用了原子和光腔相互作用、冷阱束缚离子、电子或核自旋共振、量子点操纵、导量子干涉等,而旧文明与诺亚主攻的就是电子或核自旋共振。
不得不说,即使是在旧时代的地球文明,量子计算机的应用与展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但其在物理层面上压倒性的优势却使它很快取代了电路计算机成为了文明的主流。
通过变更电子和核自旋转的位置变更共振频率,相邻核之间的一种共振状态可以被记录为代表否定的o,另一种可以被记录为代表肯定的1,普通的电路计算机在o和1的二进制系统上运行,称为“比特”(bit)。但量子计算机要远远更为强大。它们可以在量子比特上运算,除了o,1外,还可以计算o和1之间的数值。
但诺亚此刻还需加入另一个数——【-1】,用数学上不存在的数——【虚数i】代表肯定与否定的中间态——未知,在逻辑演算中除了确定的数字外,加入未知数x,这样一来计算机的算法无疑会被大大优化,使计算机的运行率大幅度上升。
诺亚估计,若是新一代的三进制量子计算机完成,自己的计算力会被放大万倍有余,自己将能控制更多的舰队,机器人,科研工作的模型演算也会被大大加快,那无论任何工程建设与科研,都会以现在想象不到的度推进。
但正当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开工作稳步进行中时,安静了数1o年的【三叉戟】,终于在出海王星公转轨道17oo万公里的地方,回馈了第一条信息。
“【三叉戟】探测到一块质量出一千万吨,表面积出一万平方公里的不规则天体。——诺亚报告”
“该天体未探测到地幔地核结构,怀疑为空心天体。——诺亚报告”
“天体构成元素分析中……——诺亚报告”
“天体地表外形分析中……——诺亚报告”
“分析完成,【三叉戟】现未记录宇宙飞船。——诺亚报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