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免赋-《权驭大明》


    第(2/3)页

    李宏宇听出了柔儿的言外之意,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色,要是秦月知道自己算计了她的事情而恼羞成怒的话,天知道她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随后打起精神说道,“这也是皇上为何要派巡按下来出巡的重要原因,指望地方衙门惩治贪官污吏不切实际。”

    柔儿闻言微微颔,对李宏宇所言甚为赞同,她也听说了官府里贪墨成风,因此府衙里肯定有人收了牛丰的黑钱,自然会对其百般袒护。

    第二天,李宏宇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对于他来说在襄阳府的科举考试已经结束,故而可以放松一下。

    与此同时,府学的考棚里,争取乡试考试资格的科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襄阳府数百名秀才为了前去武昌府做最后一搏。

    必须要指明的是,生员的功名并不是终身的,提学官在任时会以州府为单位对辖境内的生员进行两次考核,一场是事关乡试资格的科试,另外一场就是事关秀才功名的岁试。

    岁试也称岁考,提学官到任后第一年按临各地对生员进行考试,检查其学业情况,府、州、县学的附生、增生、廪生均须参加。

    岁考实行“六等黜陟法”,即将考试成绩评定为六等,根据成绩对生员的身份进行黜陟,如增生、附生补为廪生,廪生降为增生、附生等。

    此外,对成绩考列五、六等者,还有青衣和社两种惩黜。

    蓝衫本为生员身份的象征,“青衣”处分即使被惩生员改着青杉,曰“青衣”,而“社”即由县学降入乡社学,最严重的处分是革黜为民。

    所以,要想维持秀才的功名,生员们至少要参加三年一次的岁考,一旦缺考或者成绩太差的话将会对革除功名重新成为平民。

    这无形中对读书人是一个巨大的束缚,使得地方上的那些生员平日里除了苦读维持功名外通常一无是处,蹉跎一生,进而被人们嘲讽为“百无一用是书生”。

    与李宏宇一样清闲的还有赵欣,不过赵欣并没有睡懒觉,一大早就起来跟着赵德义去拜访襄阳城的名商大贾。

    毕竟赵家的根基在商场,赵欣考科举不过是消遣而已,迟早要接掌家里的生意,趁着院试结束机会正好拓展一下她的商业人脉。

    杨仁孝则要忙碌许多,杨家是襄阳城的名门望族因此自然少不了跟着家里的长辈去访亲探友,他可是襄阳府士林有名的后起之秀,虽然在院试中败给了李宏宇和赵欣,但很有希望在今年的会试中桂榜题名,考中举人。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时正值桂花飘香,故而又称桂榜。

    成为举人后就没有了生员时的种种限制,要知道这可是终身的功名,不用再经历生员时的岁考,即便是考不中举人也有做官的机会。

    “少爷,刚才下人来报,今日一早巡按大人突临县衙,不仅讯问了牛丰还封了县衙户房,现在县衙里已经乱成了一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