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节 非百里之才-《凤穿残汉》
第(2/3)页
曹丕闻声识趣地让开了一条道。林飞见状则朝曹丕微微拱了拱手之后。便像什么事都没生过一般信步来到凉亭之中向蔡吉躬身行礼,“林飞见过齐侯。”
蔡吉含笑示意林飞就坐道。“正杰来得甚巧。孤正与杜校尉等商讨招安一事。”
直到此时林飞才注意坐在蔡吉左手边的男子正是当年在易京城外败于张辽之手的黑山贼杜长。原来那日张辽在将杜长击落马下之后并没有取他性命,而杜长在伤愈之后便和这个时代的众多武将一样投身胜利者麾下效力。如今杜长已官拜越骑校尉执掌广阳郡防务,在齐军之中也算是有些资历。
此刻眼见杜长出现在蔡吉身边林飞不由心念一动脱口问道,“主上可是要招安张燕?”
“孤正有此意。”蔡吉一面点头,一面指着案几上平铺的牛皮地图解释道,“据涿郡奏报称太恒山有黑山贼出没滋扰涿郡边境。”
“太恒山?”林飞听罢皱起眉头端详了牛皮地图片刻。继而以谨慎的口吻说道,“飞也曾听闻太恒山时有山贼出没,然其势甚微且行踪不定,此等蟊贼当真是黑山?”
林飞会有这样的疑问倒也不足为奇。毕竟黑山军本是黄巾军的一支分支,其鼎盛时期势力遍布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郡,对外号称拥兵百万。汉灵帝朝廷无力征讨黑山。以致河北诸郡皆受其侵扰。后来,黑山军的领张燕派人到京投降,朝廷便拜张燕为平难中郎将,黑山军也就此成为了一支能左右北地局势的军阀势力。袁绍与公孙瓒河北争霸之时,张燕选择与公孙瓒结盟,结果被袁蔡联军击溃于易京城外。此后张燕和他的黑山军在河北几乎消声灭迹。这会儿突然冒出太恒山有黑山出没的消息实在是让人难辨真假。
事实上不仅是林飞,作为幽州刺史的李敏同样对招安黑山一事心存疑虑。不过李敏是担心盘踞太恒山的贼寇真是黑山军。须知李敏作为东汉的官僚本就打从心底里厌恶那些“祸国殃民”的黄巾贼。如果说杜长这等弃暗投明的降将还能让他谨慎用之的话,那作为贼的张燕就是降而复反的反复之辈实在让人难以信任。因此林飞这边的话音刚落,李敏便迫不及待地接口道,“林邑宰言之有理。太恒贼乃寻常宵小,派兵征剿便可,何须招安。”
哪知蔡吉却摆了摆手摇头道,“李使君此言差矣。无论太恒之贼是否黑山,孤皆有招安之心。”
“主上是想以太恒之贼充实边关?”林飞侧头想了想之后反问道。
“知孤者正杰也。”蔡吉展露笑容道。其实蔡吉又何尝不知黑山、黄巾之类的农民军反复无常。在无法控制局势的情况下一味怀柔招安的结果极可能是养贼为患。正如后世明末的熊文灿招抚叛贼越招越多。但如今是汉末而非明末,汉末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稀少。由于人口稀少而造成退耕还林粮食减产。而粮食减产又进一步限制人口增长。如此恶性循环下北方的汉人逐渐退入长城以内进而退至黄河沿岸,将北方大片土地留给内迁的异族。而蔡吉现在新控制的疆域又恰恰正是汉人最稀疏的地区之一,所以她目前最缺的就是人口,大量的汉族人口,哪怕是反复不定的山贼、黄巾余党都好过将幽并让给异族。前者只要有土地和安定的环境就能安下心来劳作繁衍,后者哪怕是接受了圣人教化照样还会燃起雀占鸠巢之心。
故而早在心中打定了主意的蔡吉当下便回头向杜长颔道。“招安一事有劳杜校尉也。”
掐指算来杜长在蔡吉麾下效力已五年有余,五年来杜长见到蔡吉的次数虽屈指可数,却并不影响其对眼前的女子心怀敬畏。须知在杜长心里这世上令他真心诚意感到崇敬的仅有两人,一个是已经仙去的大贤良师。一个便是如今贵为五州之主的蔡吉。至于张燕杜长只是钦佩其武艺高强为人仗义倒也谈不上“崇敬”二字。因为大贤良师让杜长第一次知道何为太平之世,而蔡吉则让他看到了如何早就太平之世。是的,在过去的五年中杜长亲眼看着从南方来的流民如何在官府的指引下屯田安居,易水港如何由一个泊船的港湾变成一座商贾云集的城池。从易水城到蓟城的大小集市间粮食、盐巴、布匹的价格更是平易近人,以至于在没有战报的日子里杜长时而会产生天下已经太平的错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