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 后起之秀-《凤穿残汉》
第(2/3)页
刘勋在收到孙策的书信以及财物之后,果然喜形于色,全然不顾幕僚的劝阻,当即便点兵出征上缭。而孙策等人则以友军的身份假意进攻上缭宗党所控制的石城。待到前方传来刘勋已在海昏与上缭宗党开战的消息之后,孙策与周瑜便立即掉头进入九江境内直逼扬州重镇——合肥。
然而正当孙策带着两万兵马气势汹汹地打算一举拿下合肥之时,从队伍的后方却突然疾驰来了一人一骑。此人一见孙策与周瑜,便立即翻身下马向二人气喘吁吁地禀报道,“禀将军,寿春遭袭击,已落入庐江刘备之手”
前一刻还在与周瑜商讨如何攻取合肥的孙策,乍一听斥候如此禀报,不由楞了一下道,“?汝再说一遍”
“刘备趁刘勋南下上缭之际,出兵偷袭了寿春。”那斥候说罢,从怀中取出了一个皮筒递给了孙策。
孙策看了一眼已然陷入沉思的周瑜,伸手接过皮筒打开取出战报一瞧,顿时就将纸揉做一团,咬牙切齿道,“好个刘玄德”
虽说孙策在合肥城外大骂刘备乘人之危,但不可否认刘备确实是比孙策早一步站到了寿春城头。与孙策形似,仅拥有庐江一郡之地的刘备同样也对实力不俗的刘勋忌惮万分,却又对其治下的九江垂涎不已。因此在得知刘勋领兵南下征讨上缭宗党的消息之后,身处庐江的刘备就立即跃跃欲试起来。
不过一开始刘备虽是心痒难耐,却也不敢贸然出兵。毕竟刘勋对外宣称会与孙策联手讨伐上缭宗党。万一一没能攻下城高墙厚的寿春城,反倒是被刘勋与孙策回师堵在城下进退两难,那可如何是好。然而就在刘备犹豫之际,有一个人的进言却为他解开了心中忧虑,并进而下定决心偷袭寿春。但见此时的刘备一面眺望着寿春城内此起彼伏的亭台楼阁,一面则向身边的出谋划策者由衷地致谢道,“本府能站在此地,全凭元直之功啊”
没,劝说刘备偷袭寿春的不是别人,正是荆州名士徐庶。却说那日徐庶在与诸葛亮会面之后,便将刘备记在了心中。恰逢不久之后刘备在蔡吉的帮助下南下攻克了庐江,于是徐庶便抱着好奇的心理来到庐江一路考察了一番刘备的政绩。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徐庶在游历庐江的日子里,眼见刘备积极兴修水利恢复农业,庐江各地百姓都对其交口称赞,便决心在刘备麾下出仕。
当时的刘备刚刚自下邳征讨吕布,虽说捞了一个扬州牧的头衔。可相比瓜分了东海郡并得高顺部投诚的蔡吉,刘备此番远征可谓是空手而归。加之其眼见曹操、蔡吉帐下皆有荀攸、郭嘉等智谋之士辅佐。刘备求贤若渴之心更是可昭日月。因此一见徐庶来投,刘备喜不自胜,当即将其留在营中并委以重任。而徐庶也确实没让刘备失望,其不仅为刘备整顿军事,训练士卒。还在刘备犹豫是否攻打寿春之时,指出孙策虽宣称与刘勋联手征讨上缭,实质上却是暗含鬼胎。一旦刘勋在上缭陷入苦战,孙策必会有所异动。而事实也确如徐庶所料。
这会儿面对刘备的夸赞,徐庶倒是显得颇为谦逊,“主公过奖。若非主公在扬州素有贤名,寿春军民又何以会开城迎接主公进驻。”
徐庶这话可算是说到了刘备的心坎里。确实,这次刘备攻克寿春几乎未受任何像样的抵抗,堪称兵不血刃。直到此刻刘备都有些不事情竟会进展得如此顺利。这使得他不由侧头问道,“元直过谦了。此番若非有元直进言,本府险些失良机。不过那时又如何断定孙策不会为刘勋巩固后方?”
“回主公,上缭虽小,但其城池坚固,壕沟深广,易守难攻,刘勋断不能在十天之内将攻克。而刘勋大军一旦被困在坚城之下,而其后方必会空虚。反观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其又怎会乖乖听令于刘勋。若庶所料不差,眼下孙策多半已进军合肥”徐庶抬手指着合肥的方向断然道。
“元直真神人也”刘备忽然抚掌大笑,旋即将一卷麻纸递给徐庶道,“据探子来报,在合肥附近确实了孙策军的踪迹。”
然而徐庶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却见他倒吸了一口气,转身向刘备拱手一揖道,“不瞒主公。算出孙策会攻合肥之人并非元直,而是另有其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