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热血的阿富汗-《佣兵末路》


    第(2/3)页

    第二次抗英战争是1878年至188o年,英国出兵三万六千人,分三路进攻阿富汗,迫使其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但阿富汗人民顽强抵抗,先在喀布尔举行起义,接着全国开展抗英斗争,终于在188o年挫败了英国妄图吞并阿富汗的阴谋;

    第三次抗英战争是1919年五月至八月。1919年5月6日,英国再次向阿宣战,派兵进攻喀布尔,阿全国兵分多路反击,攻战包围了许多英军据点,最终迫使英国签订停战协议。

    至于十年的抗苏武装斗争大家则熟悉得多。

    1979年12月27日,前苏联对阿富汗进行了闪电进攻,仅用了三个多小时就控制了都喀布尔,尔后又出动十万多地面部队,编成两个梯队占领阿全国各主要城市、军事基地和交通要道,但十万苏军很快陷入游击队的汪洋大海中,最终于1989年十二月被迫撤走。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好客,也是最好斗的民族之一,近代以来,美英苏三征未果便就是很好地证明。

    在阿富汗,几乎人人都要遵守“普什坦瓦里”准则。

    准则虽因不同的地区和部落而有所差异,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男人应该文武双全,既要勇敢善战又要能言善辩。

    要殷勤好客,即使素不相识也应该热情相迎,人人有权在危难时刻寻求别人的帮助,同时也有义务保护处于困境者的生命与财产。

    准则还规定,人们有复仇的义务,这种复仇一是出于保护自己家庭或者家族的利益,二是为了体现男子汉的气概。

    正是由于“普什坦瓦里”准则,阿富汗人具有了双重性格,并且复仇的意识尤其强烈。

    在阿富汗民间,至今仍有一种寻求保护与复仇的习俗,也就是阿富汗人称之为“尼那瓦提”,即一个人在危难时刻,可以到别人家中或者帐篷里请求帮助,除非他的请求得到满足,否则他会拒绝在主人家接受主人的款待,而这种请求一般不会被拒绝。

    如果有谁不愿意给帮助,那么他的人格、名声会因此受到极大损害,这是阿富汗人最忌讳的事。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外来力量再强大,阿富汗始终没有被征服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