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以,中校同志。”见终于有人站起来回应我,我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我冲他点了点头,随和地说:“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卢金抬手朝挂在墙上的大地图一指,恭谨地问道:“可以吗?”见我点头同意,他便快步地走到了墙边,从别济科夫的手里接过讲解棒,侧着身子向我,也向所有的指挥员谈自己的方案:“……我有两个方案,一是用坦克炮火轰击德军高地的正面,清除掉敌人的雷区和铁丝网,为我们的偷袭部队开辟道路。不过这个方案有个缺点,不光会消耗我们现有的宝贵炮弹,同时也容易打草惊蛇,引起德国人的警觉。” “说说你的第二个方案吧。”我觉得卢金的好主意,说不定在第二个方案上,便催促道:“然后大家再根据你两个方案来做出最后的选择。” “第二个方案很简单,”卢金的嘴角朝上面咧了咧,又接着说道:“敌人不是在制高点的正面布置了雷区吗?那好,我们的偷袭部队不从正面进攻,而是迂回到后面,从高地的另外一侧摸上去,我不相信敌人在这个方向也布置有地雷和铁丝网。” 卢金的话,让坐在下面的很多指挥员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偷袭还可以这样进行啊。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只是一心想着如何从正面摸上去,却忘记了德军的所谓高地面积并不大,我们的部队就算迂回到后面去,也花不了多长的时间。 就在我准备夸奖卢金两句时,近卫第71师师长巴巴欣上校站了起来,高声地问道:“中校同志,允许我问您一个问题吗?” 卢金刚刚提出的思路,已经被大多数的指挥员所认可,此刻看到有个明显是准备砸场子的人站起来提问,大家都有些惊奇地转过身望着他。 “司令员同志。”巴巴欣不等卢金说话,便冲着大声地问道:“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卢金中校,您允许吗?” 听到巴巴欣这种带着挑衅的语气,我的眉毛不禁往上一扬,困惑不解地望了他一眼后,然后将视线转向了“始作俑者”的卢金。 “巴巴欣上校。”卢金在看到我默许的眼神后,望着巴巴欣朗声说道:“不知道您有什么疑问,我可以为您一一作出解答。” “中校同志,”巴巴欣上校带着明显的不满说道:“虽然大家都觉得绕到敌人高地的后方去偷袭,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但是我想问问,敌人在我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一定是戒备森严,您如何保证让我们的偷袭部队在运动时,不被敌人的哨兵现呢?” “上校同志,您所说的问题,我也考虑过了。”卢金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在偷袭部队的前方,会派出一支由五人组成的先头部队,他们的任务将是清除敌人的哨兵,使敌人无法察觉到我们的部队正在接近他们的高地。” “您的这种说法,都只停留在理论上。”对于卢金的回答,巴巴欣有些不依不饶地追问道:“就算您派出的尖兵小组,能清除掉敌人的哨兵,但您考虑过敌人的暗哨吗?要是我们只清除了明哨,而忽略了暗哨,使他在我军运动时出了警报,那么我们的偷袭行动就会遭到失败。这一点,您考虑到了吗?” 巴巴欣这些尖锐的问题,问得卢金哑口无言,而我在思索了一阵后,现巴巴欣所提出的问题,恰好是我们所忽略的,很难想象,当部队正在向高地后方迂回时,被德军的暗哨现,并出了战斗警报。我们的指战员就会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成为他们屠杀的对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