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2章 于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2/3)页

    和田玉中的于田料就是山料,自古受人喜爱,质量还好。

    西疆的玉矿是不少,其实产白玉的并没几个,而于田的阿拉玛斯玉矿就是个罕有的白玉矿,还是质量最好的那种。

    87年在西疆大采购那次,山料是买了不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青白玉、青玉,白玉山料占比不大,最好的于田白玉料占比更小,个头也都不是很大。

    张楠说的这个乾隆玩山料的事还真没多少人知道,像姜汶、葛尤和许琴,都压根没想到酷爱玉石的乾隆,当年玩的居然大部分是山料。

    山料真的比籽料差吗?

    ……

    就在张楠看玉石展厅,打算过会就回庄园的时候,远在距离剡县五千多公里之外的西疆于田阿羌乡流水村,村边于田xian玉石矿的厂区内,一名穿着旧军装的男子正走出间窑洞。

    于田没厚黄土层,但这的房子真是窑洞,大不了是用石头垒的。

    一排连着十多间,这是县玉石矿的办公室和矿工们住的宿舍,里边全大通铺,每间都能住上十多个人。

    站在矿厂宽敞的院子里,微微一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还有远处的雪峰,风吹来还带着丝冷意。

    矿厂所在的流水村是在片高山草场边的开阔沟谷里边,村子里有两百多户一千多人,是克里雅河上游的一个小绿洲,抬头就能看到千年不化的雪山。

    廖凯峰今年28岁,并不是苦哈哈的矿工,他其实是玉石矿的贵客,所有矿区承包人眼中的金主大买家,还是个会深入一线、不怕辛苦,力求拿到最顶级和田玉料的大买家。

    他也不是西疆人,来自祖国东部、一片江南风光的苏南,老家距这都有五千多公里!

    当了十年兵,前两年搞后勤,第三年得了机会学开车,又当了八年汽车兵,大部分跑南疆这条线,去年才被批准复员。

    看到路过的维@zu矿工同自己打招呼,笑着点点头,也用维语招呼了一声,还递给人家根烟。

    自己也点上一根,抽了两口,脑子里不知这么着,又想到了八年前碰到的那个神奇的男人。

    很奇妙,因为那个人,自己的好多战友复员、转业后跑去了北美,没走的也有不少搞起了玉石生意,就像自己。

    那些年一直照顾自己的老乡、老连长孙洪明带着一帮弟兄去了加拿大,在那边开大型货车,跑什么冰上高速公路,前些年真赚了不少钱。

    直到如今,老连长每年还都会给自己写信,问自己要不要去外边,他会帮着联系办手续。

    自己资历浅,前些年就算想打报告复员,都是不可能被批准的。

    有自知之明,前年才开始打报告,去年给批了。

    不过近几年自己也赚了些,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不用去国外。

    老家那边就是华夏的传统玉石加工中心,这些年每次跑南疆这条线,顺道带些玉石好料,也认识了这边不少地方上的朋友。

    自个开车的,带点货随意,回了乌市后,玉料再用各种办法托运、寄回去。

    家人操作,这些年加起来赚了不少。

    除了在老家刚买了两套新房,一套给父母,一套留着将来自己住,还存了十多万。

    这年月的十多万块,不少了!

    个人问题暂时还没解决,家里人是偶尔在催,不过自己不着急,再拼个两年再说,真没那个谈恋爱的时间。

    看穿了,只要有钱,什么好女人找不到!

    不急。

    想想那位如今世界知名的张先生,当年整麻袋装钱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如今更是不得了呀!

    看看人家,想想自己,撑着还年轻,努力吧。

    机会得自己把握,型号自个老家那边,同一个村出去的一位族叔是位玉雕大师,这两年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是在为那位张先生雕琢精品玉器。

    拿去当摆设,那些年西疆出产的好玉料,好大一块都在人家的库房里堆着呢!

    自己通过族叔帮忙,直接联系上了那位张先生常会留在江南剡县老家的一个人,叫项永强。

    那人以前其实是为人家姐姐开车的,是人家姐夫同族同一房的兄弟,偶尔还会帮着领导收购点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