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群人渣、伪君子-《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3/3)页

    但是!

    这里有个很大问题,如果不去分析三等舱女性54%的死亡率,还有前两舱女性80%以上的存活率的巨大差距,就会被口号给骗了。

    明显的,前两舱的儿童和女士得到了更多的救助,而抢夺妇女儿童生存权的就是头等舱的绅士们,因为二等舱的男人都快死光了,只剩下8%,头等却活下来33%,这个数字差不多和三等舱的儿童存活率相同。

    所以毋庸质疑的,有一批头等舱的男人跟三等舱的女人和孩子争抢了被救援的机会。

    这是详细数据和所有乘客的名单。”

    阶级无处不在,而且三等舱通道在撞上冰山后是被故意锁起来的,这就是西方式的阶级、文明和绅士风度!

    人死多了,那总的要找找责任该由谁负责吧?

    船刚沉没后的几天内,英国和美国媒体是互相揭短,特别是美国媒体狂喷英国佬,但很快英美媒体联合起来,大吹“盎格鲁-萨克逊人始终不渝的骑士精神”、“盎格鲁-克逊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为什么?

    很简单,财团们出手了,自家人不打自家人!

    英国和美国的主体民族就是盎格鲁-萨克逊人,而泰坦尼克号虽然属于英国白星航运公司,注册为“英国皇家邮轮”,其实这家公司的实际掌控者是美国摩根财团掌门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泰坦尼克号都是他花钱造的,真正的金融寡头!

    摩根家族在欧美的影响力就不用说了,牛叉到爆!这时候哪能自己削自己脸,而且当时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旅游业老板们,也对美国报纸大骂英国人不负责任这事很不满,因为这些老板很希望英国游客来美国,不希望营造英国轮船公司不负责任的形象。

    于是英美媒体集体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开始大合唱,大肆鼓吹“盎格鲁-萨克逊人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

    但这种吹嘘要使人相信,必须要有几个“反面教材”或者参照物,不然公众也不是一忽悠就上当的傻子,怎么着也要忽悠个三五次才上钩吧?

    好吧,种族主义上!

    问题是选谁当替死鬼呢?

    英美盎格鲁-萨克逊人脑子里的“鄙视名单”上的外人不少:黑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华夏人…

    一个个找目标,这戏码很快就成了国家实力的PK。

    首先,倒霉的是黑哥们,谁叫用黑人当替罪羊在英美早有传统,而且1912年是的黑人能有什么社会地位?

    想怎么黑就怎么黑!

    运气不错,泰坦尼克号上还真有个有个黑哥们,但不幸的是,他死于海难。

    那怎么办?

    没事,死人是不会为自己辩解的,英美媒体并肩子上,往死里黑!

    这会威廉拿着自己的一本笔记本,道:“有个叫罗根-马歇尔的人在1912年6月出版了一本《泰坦尼克号沉没》,书中称这名黑人因为抢夺首席电报员的救生衣,结果被副电报员布莱特开枪击毙。

    可问题是:抢救生衣的事确实有,但被抢的人最初说抢他救生衣的是个白人!

    一个黑人当转移注意力的靶子显然不够,那就继续找:在黑完黑人后,开始轮到意大利人。当时《纽约时报》就有报道称:三等舱乘客们疯狂扑进救生艇,其中三个意大利人被船副用枪击毙。

    而在美国参议员听证会上,船上五副诺维说意大利人眼里全冒出凶狠的光,像群野兽,时刻准备从那里跃进救生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