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训练基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3/3)页

    不拿枪去拿扳手,不习惯呀!

    说白了,美国人的军事承包商其实就是替美军服务的支前民工,拿的工资比较高的那种。

    至少比美军高,这让不少美国大兵在伊拉克、阿富汗接触了一同办事的军事承包商后,也想着一退伍就去应聘。

    同工不同酬,美国大兵也会心里不平衡。

    在美国本土之外,无论是建筑工人、汽车司机还是武装护卫,都是以合同形式接受工作任务的公司或个人,所以工作虽不同,但其身份都是“承包人”或“承包商”。

    就算不拿枪打仗,去伊拉克开卡车运输物资也是份很有“钱途”的工作,只要运气别太糟就行。

    这会是8o年代,度过了六七十年代国际上雇佣兵的黄金时代,如今算是最平稳的时期,连伊拉克战争都还没爆,东欧那边也没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雇佣兵不吃香,除了老牌的军事承包商在维持,并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真正的民营业务,比如给一些大公司在国外的产业、投资看家护院这类工作上。

    大伙日子不好过,这会很少有人像张楠这样准备弄个大中型的安全公司出来:业务少呀!

    张楠不同,就算有3ooo人,自己手里将会有的产业就能消化这么多安全人员。而且如今工作难找,就算顶着“军事承包商”的名头,心甘情愿去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开大卡车的人都有。

    养这么些人,压力不大。

    估算着自己如果真要去津巴布韦,德阳国际都可能来主动联系业务,给他们点小钱赚赚。

    这边打完电话,另一边托马斯的消息来了:他租下了一处原本属于警察部门的训练基地。

    “老板,那地方是不错,靠海,设施齐全,驻扎5oo人没问题,还能训练水上突击。不过地盘就5平方公里,轻武器训练还行,大家伙就不行了,附近的居民会有意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