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另有内情-《慢火煮江山》


    第(2/3)页

    身为唐门的掌门人,他从小也应该是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的吧,想不到还有这么细心的一面。玉如妍着实有些疲累,洗了把脸就睡了。

    次日醒来,玉如妍现身上多了一床被子。天越来越冷,想不到他还这么细心为自己加了一床被子。

    快到正午时,二人终于赶到北广府,这里受灾严重的几个村落已经成了“死村”,寸草不生,饿殍遍地。地方官员只能把灾民聚集在一起,但也还是有冻死饿死的现象。

    玉如妍来到北广府知府家中,部署了这边赈灾的具体事项。

    先,北广府各个府衙县衙等必须开仓放粮,一粒米也不许贪污,各地乡绅富豪也鼓励赈灾救援。其次,工部的人带领府衙士兵,抓紧修筑工事,加高加牢。第三,召集当地名医,每天放预防伤风呕吐等汤药,并且及时医治患病灾民。最后,有能力的人提倡参与到赈灾救援中来,若有功德,朝廷自当表彰。另外,玉如妍还上奏赵文政,北广府受灾严重,急需调粮赈灾。

    玉如妍亲自上阵,给义庄的灾民分粥和馒头。唐云落赶了几天的路,终于也有了“用武之地”,在他的协助下,第一批绿豆汤、姜汤熬制出来,分给灾民。

    北广府的人一听,连朝廷的大学士都亲自在义庄赈灾救民,北广府的乡绅小吏也都纷纷出动,参与到各地的赈灾事宜中。

    这时的北广府,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在感染之下自动自地参与到赈灾中。有的负责放吃食,有的负责放汤药,有的帮大夫们切药捣药,甚至有的妇女都参与进来,为灾民缝制过冬棉衣。

    由于施救及时,这次洪灾过后,没有生瘟疫。但是天气严寒,朝廷又急调了一笔款项,购买冬衣和柴火。

    经过了十余天的忙碌,灾民总算稳定了下来。眼见灾民情况稳定,玉如妍这么多天的劳苦总算没有白费。

    初冬的第一场雪来了,刚开始的撒盐状,渐渐变成了雪花,没过半天,地上就一片白了。

    玉如妍缓步踏在雪上,身后,一个毛绒披风披在了自己身上。

    空气变得干净了,虽然还是冷冽干燥的天气,不过银装素裹的大地,看起来让人心情愉悦。在飘飘洒洒的雪花中,天、地、河、山,清纯洁净,没有泥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玉如妍呢喃道。

    “当心着凉。”唐云落柔和地说,“不过我最喜欢的,倒是这诗的最后两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玉如妍浅笑了一下,这段时间唐云落确实帮了不少忙,不然自己一个人,还真是有些忙不过来了。灾民中间,唐云落佳话也渐渐流传开来。

    “快到年下了,原本以为能好好过个年的。”玉如妍忧心地说,“不想天降横祸,可苦了他们了。”

    唐云落轻笑一声:“大学士这么忧国忧民,都不怕累着自己么?”

    这时,身后一个轻蔑的声音传来:“我呸!什么天降横祸,是天降**还差不多!”

    两人一愣,循声找去,只见一个裹着棉衣的中年男子坐在路边,鄙夷地看着天,腮帮子气得一鼓一鼓的。

    “大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玉如妍上前问道。

    那人斜了玉如妍一眼,哼了一声,把头转了过去。

    玉如妍蹲下来,微笑着问:“大叔,你说天降**,是什么意思啊?”

    那人长得有些獐头鼠目,不过眼睛中闪出的精光,眉宇间透出的精明,让别人对他的话不能不怀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