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野心勃勃-《封天灭日》
第(2/3)页
日本高层不允许关东军主动攻击北地抗日义勇军,难道双方要休兵罢战吗?
当然不是,日本天皇以及6军部早有谋划。
柿子捡软的捏,不对北地义勇军动手,不代表日本军队停止军事行动。日本军队的战略已经策划完毕,侵吞河北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
而在国内,老蒋还是按照他的既定政策执行,攘外必先安内,剿匪依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日军遭受到重创,更让老蒋感觉到了,日本人的威胁,要比预想小得多。
蒋委员长不可能把他的主力军队放在河北,肃清国内各派别,完成权利的整合才是关键。
所以,小蝴蝶狂扇翅膀,也不过引起一阵涟漪,却没有改变整个历史进程。
没有什么鸟用啊,历史该怎样往下走,还是照样。
而北地经过一年的努力,整个北方已经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厂房林立,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农业第一个秋收结束,困扰着北地的粮食问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再也无后顾之忧。
北地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变化,离不开数量庞大的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是军事化的集中管理。
在这里除了孩子和老弱,几乎每个人迸出强大的动能,义勇军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了北地的人力资源,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可以想象,几万人、几十万人甚至是百万人干一件事情,这是多么惊人的场面。
北地正在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度,改变着原来的面貌。
交通设施在不断地延伸,一片片居住类建筑拔地而起,前段时间还是空旷的原野,今天已经是厂房林立的共工业区。
北地的每一天都在生变化,以前离开的人再回来,大概以为自己找错了地方。
北平的一些大学迁址基本完成,下半年的时候,各所学校已经6续开课了。
受其影响,往北地迁移的人流并没有停止,人们似乎预感到河北并不太安全,河北之地的一些百姓、学者、富人、商人不断地涌入北地。
尽管北地的气候比较恶劣,至少要比丢失性命强,更多的人是不想当亡国奴。
这并不是说,人们只选择北方,往南方去的人也有,只是封天的名声太响亮了,迁址到北地的人,要比王内地去的人多得多。
南方的国民政府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封天心中很清楚,日本人很快就要对河北下手了。
但是,河北不是封天的防区,抗日也不是封天一个人的事情,北方抗日义勇军先要保障北地安全。
对于下一步的全国抗战,封天心中早已经有了计较,北地抗日义勇军只能提供有限度的帮助,长城外的北地,才是义勇军的主战场。
封天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有着长远的战略目标,他把目光盯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封天心里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最佳时机,若丧失了这一次机会,殊为可惜,或许很难再找到这种机会,所以,封天必须下定决心,孤注一掷。
这就需要一些牺牲,不能为眼前的利益所动摇。
军队也需要改革,封天在军队中选拔出来的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军官,把他们送进了军事学院培训,半年的时间可以勉强上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