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李诸赴考-《花漫村田》
第(2/3)页
李嬷嬷除了吃饭外,从不出来走动,李涛及李波也没有指着那人向小狗介绍,所以小狗对着李嬷嬷只是不叫唤,并不亲呢。
李诸每日除了看书外,还有照看菜地,现在化雪了,菜地里的菜长得不错,除了自家吃,李诸每到集日都托张大伯或余老头给李权、李慕、邓举人家、木师傅家带些过去。
李诸一直惦记着种竹子的事,李诸上午看书,吃过中饭后,都会带着牛车到村后的竹林挖竹子及挖笋子。除了加菜外,还有就是种竹子。李诸在自家的山洞前,溪边种了一片的竹子,还不够,在自家房子与二哥家的房间之间,靠近自家院子的这边,桃树向院子里边的方向三步开外,种了十来棵。
李渔回来看见李诸在自家门口种竹子,气乐了,笑道:“你家的竹子成活后,怎么出来?在自家门口种竹子,枉你读圣贤书,读傻了吧?”李诸笑着应道:“哥,这还没到我家门口呢,瞧,还有三步才是。这竹子不会挡着桃树,瞧还有三步呢。不会影响我们平日进出的。”李渔看成着李诸的肯定的样子,知道他主意已定,就讨价还价,只让李诸种五棵,李诸无奈,只得应承,另外五棵种到大伯家后面的鸡圈里。
李洪深看见李诸院子里的竹子,气得直接挖了就种在鸡圈,道:“你种上这个,以后竹子成活,你家怎么出来?”李诸摸摸鼻子没有说什么。李渔则想,脾气倔的还是要脾气爆的制。
日子在一家人的忙乱中一点一点的流逝。
二月,乡试县试府试开始了,要连考十五场,就在镇上举行。李慕为李诸报了名。李诸一家这次又上李慕家住。不过被李权拦着了,说上次住李慕家这次要换人。李诸无奈,只得在李权家落脚。而这次李洪深及孙大娘没去,家里的牲口就由李洪深及孙大娘包了。李洪深压根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就让这些年轻人玩闹一下。
邓氏当然想李诸考到,但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毕竟李诸只在五六岁读过书,期间跟着木师傅、自己识了俩字,现在才又看了半年书,对李诸这次能考到是不抱任何希望的。所以邓氏态度很正。
邓举人一家听了邓氏的分析后,都认为姑爷这次就是去试试,熟悉熟悉考场及试题。不需要一定中了,如果今年李诸被分去做劳力,家里也没有种地,邓氏可以回娘家住,这也是好事。邓举人一家都提前为邓氏收拾屋子。
李权及李慕都不当事,他们认为李诸肯定中秀才,但肯定不是现在,毕竟他就只看了半年书,期间还是忙这忙那的。李权半开玩笑的给李诸准备了一堆的吃食,鸡肉、猪肉、鱼,嘱咐他吃好睡好,过过大老爷的生活。李诸笑着一一应下来了,也带上了考场。
滨滨从没经过这些,隐约觉得这里的考试与她前世的古代不同,滨滨这几天听着大人的话语,才知道这里的秀才精贵是有原因的。要想成为秀才,还真是需过五关斩六将。这五关分别是乡试、县试、府试、生试、墨试,而六将则是生理的六将了,这考这试就是个体力活,没有好的身子,怎么能坚持十五场的试,这可是考两个月的。滨滨以前从没听过几场试连着在同一地方连续考几天的,如果心态不好,真能把人逼疯。滨滨算是猜对了,每年的试都会产生一堆疯子。
李诸上考场带了两个月的干粮、一小袋米,一捆青菜,一只半熟的鸡、两斤猪肉,二套换洗的衣服,一个小锅,一捆柴,一把伞,还有一张小被子,文房四宝。李诸心态摆得很正,考到了就是捡大便宜,考不到也是应该的,毕竟自己只看了半年的书,就一个半吊子,与六岁启蒙,学到十多岁的学子来说,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所以李诸考这试,就像去郊游一样。
李诸被收身时,迎来了一堆惊疑的目光,有谁会带那么多的东西上考场的,有这个时间煮吃的,还不如答题,而且这些读书人,也没几个能做饭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