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榜首之争(一)-《权御江山》


    第(2/3)页

    一时间,众人感慨万千。

    三人上台,从执事手中抽好标签。排在位的是温笔蕴,次位的是云逸,而莫非排在最后一位。

    这个时候,也没人会在不识眼色去讥讽莫非。对于唐人来说,比起对莫非的不确信,心中更多的是希冀。毕竟,大唐能够出现一个榜之争的三甲人才,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三人的次序排好之后,云逸和莫非走下考台。执事从台下搬上一副卷轴,卷轴上刺着熠熠生辉的大字,这些字就是温笔蕴的题目。

    温笔蕴曾在大秦文会上,惜败给韩文渊。谁也没想到,在天下文会这个紧要关头,他将韩文渊甩在身后,脱颖而出,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

    莫非未曾了解过温笔蕴,也不知此人性情如何。不过,可能是温笔蕴过于低调,也可能是此人擅于韬光养晦,虽然有秦国四君子的名头,他却一无所知。

    “咚咚咚”锣鼓敲过。

    公试开始。

    温笔蕴站在考台上,看了一眼卷轴上的字,便直接开口,吟咏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诗词浅显易懂,可即便如此,能在看到诗词后迅的做出此诗,观众还是一片叫好。

    而在看台两边,数位抄录的夫子“唰唰唰”的写下温笔蕴刚才吟咏的诗词,抚着胡子欣慰的点点头。

    看台前,秦国学子所站的区域里,颜心尘意外的看了一眼温笔蕴。

    这种度……若是和莫非比,两人到底谁会更胜一筹?

    第一诗吟完之后,温笔蕴又看了一眼第二道题,沉吟片刻,又开始吟道:“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到第二诗的时候,虽然度依然很快,但与第一诗相比,则相形见绌。

    颜心尘默默的摇了摇头,度降下来了,质量似乎也开始降下来了,他的心态已经崩了。

    正如颜心尘所料,温笔蕴之后的度时快时慢,有几诗作有明显的牵强之意。半个时辰,对于台下人来说,是个不长不短的时间,但对于温笔蕴来说,半个时辰转瞬即逝。

    最后一诗读完,温笔蕴皱了皱眉,暗叹:太慢了,太差了。

    莫非看着温笔蕴,心中却是满含赞叹,不愧是天之骄子,这般文采,实属难得。

    半个时辰,温笔蕴总共诵读了十诗,这些诗词都是即兴之作。所以,除了前边的几尚可之外,后边的诗词,明显有不小的瑕疵。

    温笔蕴下台后,倒也没有过份懊恼,朝着云逸和莫非拱了拱手,诚挚道:“二位,努力!”

    “多谢!”

    温笔蕴回到看台,夫子们将抄录的诗词,上交上去。

    执事们将刚才的卷轴拿下去,又重新拿上卷轴。一副卷轴上,有十二道题目,事实上,除了当年儒圣之外,至今为止,还未曾有人答穿过题库。

    卷轴拿上来之后,锣鼓敲完,计时开始。

    拿到题目后,云逸并未直接作答,而是沉吟片刻,才诵读道:“春梦随云散,飞鸟逐花流……”

    云逸吟诗,并非是以一种快的度诵读,而是不紧不慢。他的声音非常温和,醇厚的嗓音配以丰富的感情,吟咏出的诗词,异常悦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