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沧海书院-《权御江山》


    第(2/3)页

    大概是消遣娱乐的东西较少,躺着实在乏味。他有时候就会哼一些现代的流行歌曲,有时候会猜想《极限挑战》拍了多少季。但大概是前世的记忆在穿越的十年里耗光了吧!所以想来想去也就那些东西,最终还是觉得无聊。莫非自嘲的笑笑。

    随后过了两天,叶学思来找过莫非,大意是说沧海书院缺个医科夫子,看他是否有意担任。莫非觉得这份工作挺好,教书授医,也能维持生计,还不用寄人篱下。倒也没有推脱,应承下来。

    如此三天后,莫非的伤痛恢复的七七八八。他和丫丫开始捣鼓去书院的事,住处自有书院分配,能做的无非就是置办家具,采买被褥。当然,对于囊中羞涩的他俩来说,颇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之感。

    不过自打叶臣醒了以后,叶府对于莫非极为关照。伺候的家丁、丫鬟也不敢有半分怠慢,照顾的无微不至。但莫非向来不喜约束,在确定要去书院后,拒绝了叶府的挽留,收拾东西前去报道。

    ********************

    沧海书院。

    乃中州四大书院之一,由儒贤叶公书老先生创办,历经三朝。书院依山而建,规模宏伟,所授内容,更是涵盖儒家六艺、诗词歌赋、药经典藏等方方面面的科目。从书院走出的学子,上至帝王,下至布衣,朝野内外,遍布门生。

    自武翰年到乾承年,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天下文会,沧海书院在大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大唐第一书院,只要你有真才实习,不论贫富贵贱,通过考核,都可以入院学习。

    中州百年的和平,营造了三国的各个书院展交流的良好环境。在沧海书院内,不仅有大唐的学子,也有来自秦国、汉国的学子,他们就像一根纽带,连接着各国,促进了中州的繁荣和交流。

    莫非和丫丫走到沧海书院门口时,看到门前苍柳倚门,石兽靠柳,巍峨而又庄重的院门矗立在山下,不由心生敬仰。

    “小伙子,年纪轻轻就能进沧海书院学习,恩……,不错!不错!厉害咧!”

    站在莫非身后说话的是一老伯,正挑着担,停下‘卖豆腐嘞’的呦呵,看着莫非‘啧啧’称赞!

    莫非微微笑了笑,也没有解释。但是一旁引路的小六插嘴道:“老伯,这位可是书院的夫子。”

    “是学诗经的学子?还是……!啥?是……是夫子?”老伯正说着,吓得一个趔趄,跌倒了过去,身上担子也歪倒在地。

    莫非无奈的看了一眼小六,然后赶紧过去扶那老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