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别有用心的演讲-《刺激1995》


    第(1/3)页

    “我靠!8老板真豪气,15o万的车随手拿出来当彩头,要是输了就亏大了。Δ笔趣  阁Ww』W.  biqUwU.Cc”

    “其实这车不算什么,我们杜总有一辆加长红旗,据说以前是国家级领导人坐的,那才是真正的豪车,有钱都买不到。”

    “他刚才说15o万只是半个月的收入,相当于一天1o万,互联网到底有什么用,这么容易赚钱?”

    在众说纷纭的议论声中,杜秋明知故问,询问了一下周鸿弈的名字,然后寒暄道:“原来你就是周鸿弈,难怪我觉得声音有点耳熟,你先请坐,等开幕式结束了之后再慢慢聊。”

    周鸿弈依言坐了下来之后,身后一名昨晚刚刚认识的网友拍了拍他的肩膀,半是嫉妒半是羡慕的说道:“你真是走了狗屎运,拿几百块的相机赌一百多万的豪车,早知道我刚才也喊一嗓子了!”

    周鸿弈此时情绪也很兴奋,但头脑仍旧保持了清醒,笑着说道:“赔率越高,输的可能性越大。”

    “输了也无所谓,反正就一台相机而已,关键是8老板认识了你,说不定会挖你去骁龙上班,那可是月薪过万的好工作。”

    凭着越时代的高薪和急攀升的名气,骁龙已经成了国内很多程序员心中理想的工作单位,只不过周鸿弈此时才刚参加工作一个多月,还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随口说道:“骁龙又不是每个人都能月薪过万。”

    和周鸿弈的迟钝相比,坐在前排的孙少葆则比较敏感,他侧身问坐在靠近走廊边的刘运来道:“杜秋打这个赌,就是所谓的眼球炒作吧?”

    刘运来一直和这个大舅哥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平时很少交流,不过最近两人关系略有缓和,就耐着性子说道:“不是眼球炒作,是眼球经济,现在资讯过剩,人的注意力跟不上,只有那些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公司,才会赚大钱。”

    眼球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的俗称,这个概念是1997年才正式提出来的,在1995年很前,只有几个经常和杜秋接触的媒体人能理解,孙少葆对此一知半解,有些不屑的说道:“骁龙在国内根本没有业务,这么哗众取宠,除了制造一些笑料之外,能赚什么钱?”

    刘运来动了动嘴角,强忍住了反唇相讥的冲动,淡淡的解释道:“杜总这是为后天的产品布会提前预热,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