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询问和商机-《刺激1995》
第(2/3)页
“没有,他说因为姐姐在云城,所以就把公司迁到云城了,别的什么都没提。”
“他姐姐是做什么的?”
白玉泉抬手指了指办公桌上摆着的一排浅灰色记事本,说道:“是思想者记事本公司的总经理,名叫杜春华。”
钟高山为之一愣,拿起一个记事本问道:“做这个本子的公司?”
“是的。”
“有点意思,有点意思。”钟高山笑了起来,举着记事本扬了扬,说道:“我经常跟人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市委市政府要起带头作用,多支持本市生产的优秀公司和优质产品,所以前阵子看到这个记事本广告做的不错,就让小杨采购了一批回来,没想到居然和骁龙软件有关。”
白玉泉干巴巴的说道:“他们公司的记事本做的很出色,我弟弟说在京城卖的都很火。”
“质量确实不错。”钟高山的心思并不在记事本上,又问道:“陈校长怎么说的?”
“陈校长说他从不干涉儿子的事,对商业也是一窍不通。”
“胡扯!三江大学有七八家校办工厂,不懂商业他怎么当常务副校长?”钟高山和很讨厌这种半遮半掩,欲拒还迎的姿态,冷哼了一声,又问道:“他儿子现在在哪?”
“在美国推广iVie浏览器,据说已经有5o多万的用户了。”
钟高山对互联网没有概念,拿现实人口做对比,觉得太少了,就质疑道:“美国有好几亿人口,他们才展了5o多万用户?”
“我听杜秋说现在全世界总共只有5oo多万台电脑能上网,5o万用户差不多占了全球9%到1o%的市场份额,而且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同样的数字,不同的说法,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全球1o%的市场份额听起来比冷冰冰的5o万用户要高大上的多,钟高山沉思了片刻之后,扭头问一直坐在旁边没说过话的秘书道:“小杨,你上次去采购记事本的时候,和杜秋的那个姐姐有没有见过面?”
“有的。”
“那你去联系一下,我明天到她的记事本公司考察看看。”
1995年的信息传播度既慢又快,慢是因为互联网还没普及,图片和视频之类的内容传播很慢,快是因为有电话和传真的存在,语音和文字之类的内容传播的很快,杜秋下午炮轰清城大学教科书的事,晚上就传到了秦牧的耳朵里。
京城的条件远比云城好,很多大学的机房里都可以上网,iVie浏览器功能丰富,体验良好,再加上开源的代码和国货的光环,很快成了每一台电脑里的标配软件,让学生们对骁龙软件公司的技术实力有了直观的认知,因此秦牧的招聘工作进展的很顺利,只用了三四天的时间就招齐了8个应届毕业生。
秦牧给了学生们3天的时间做准备,准备5月3日坐火车去云城,5月2日晚上,老朋友江由找了家酒店请客,为其饯行,然后从他口中听到了杜秋炮轰教科书的新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