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制作和网络-《刺激1995》


    第(2/3)页

    “还是没有你的那个好看。”

    “已经很不错了。”杜秋自己倒是挺满意的,他拿起毛笔,蘸了点黑色的颜料当墨水用,笑着说道:“这是咱们的第一个产品,封皮上写大功告成四个字怎么样?”

    苏文秀的面颊莫名其妙的红了起来,抿着嘴唇说道:“还是写你刚才编的那个吧。”

    “那不是我编的,那是明朝文学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写的。”

    杜秋解释过后,静气凝神,悬腕提笔,在封皮右上方写下了四行错落有致的楷书小字,写完一看,本来有些朴素和土气的记事本立刻变的精致和文雅了起来,苏文秀眸子亮,轻轻拍了拍手,夸赞道:“字写的真漂亮。”

    苏文海凑热闹,端着茶杯过来看了看,说道:“你这字学的是褚遂良吧?”

    “海哥好眼力。”

    “我以前在学校印刷厂上班,厂里开工不足,一年到头没事干,有几个老家伙们天天上班练书法,看多了知道点皮毛。”苏文海还真懂一些书法知识,点评道:“褚遂良的书法想要写好非常难,你这几个字比那些老头子写的要好看,练过很多年吧?”

    是练过很多年……

    亲爹林大伟是个暴户,赚了钱之后只会吃喝玩乐,没什么高雅追求,但亲妈杜春华出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很重视传统文化,杜秋从小就跟着她学书法,断断续续的练了十多年,水平虽然不算很高,但妆点门面没问题,褚遂良是初唐四大家之一,其书法端庄秀丽,流畅灵动,被认为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很符合现代年轻人追求华丽的审美观,也很适合来书写文艺情调的句子。

    有了经验之后,接下来就熟练了很多,到下午5点多的时候,两人一共做了八本出来,杜秋给每一本都题上了诸如“明月直入,无心可猜”“唯有爱与青春不可辜负”之类的古诗或者小清新短句,苏文秀正值少女心爆棚的双十年华,每一本都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的挑了半天,最后留下了第一本,杜秋拿了两本出来丢给苏文海,然后指了指剩下的五本,说道:“苏老师,你在社科人文图书室上班,那里的读者应该比较喜欢这种记事本,你等会带过去卖试试,看有没有市场。”

    “卖多少钱一本?”

    牛皮纸是苏文海从朋友那里免费弄来的,绳子是苏文秀从图书馆免费拿的,毛笔和颜料可以用很多次,小挂件几毛钱一个,内芯纸一块钱一本,如果不算人工费的话,每个记事本的成本还不到2块钱,杜秋直接乘以1o,说道:“卖2o块一本试试。”

    苏文秀吓了一跳,犹豫道:“这么贵?”

    “这种本子靠创意取胜,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容易被人仿造,趁现在没有竞争对手,赚一点是一点,先卖2o块钱试试,如果卖不出去再降价。”

    苏文秀晚上6点换班,她用电饭煲煮了一锅清汤鸡蛋面,吃过之后就准备去上班了,没有了帮手,杜秋一个人做不了,于是跟着离开了,图书馆坐落在学校西门附近,和租的房子是同一个方向,两人一路走一路研究如何改进制造工艺,在到达图书馆的时候,杜秋问道:“苏老师,六楼是不是有个计算机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