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王解放-《阴阳食谱》
第(3/3)页
这三个帮会,势力极大,互相之间同宗同源,历史纠结不断,互有渗透提防,乃是清末民国时一切江湖事物的“总后台”,任何江湖大小琐事甚至国家军阀混战,只要顺藤摸瓜,一定能找到这些帮派的影子。
而在那个年月,要想在宁济运河地段活命,则必须要和主管漕运的青帮打交道。
青帮负责漕运,自然也就把手伸进了以漕运为依托的方方面面,在运河四周,所有的酒肆,妓|院,烟管,田产,摊位,甚至坟墓,无一不和青帮密切相关,就连清苦人在运河边上掏沙土,或者捡瓷片“走泥财”都归人家管。
蔡秋葵的姥爷,也是那些归漕帮管辖的,贫苦讨命人之一。
十岁之前,蔡记者的姥爷没大名,直到1948年济宁解放的时候,才取了个应景的名字叫王解放。
当适时,王解放正是人嫌狗不待见的岁数,农活指望不上,却特别喜欢在农闲的时候和家里人一起去运河边上捡泥瓷,补贴家用。
在当年,捡泥瓷这活也分三六九等,像和帮里劳头关系好的,往往能够去好地段捡东西,而蔡姥爷这样比较穷的“边缘户”,则只能在外围跟着拾人牙慧,因此许多事情他也接触不到。
据蔡记者说,他姥爷在几十年前捡泥财的时候,突然看见有许多精壮汉子,男女老幼一起聚集向运河河道的一处位置,随后不断有人兴奋的跑来跑去,手里保着陈年的米粮,口中还念叨着什么“大窝子......”“有米”“好东西”......
在那样的疯狂中,王解放和兄弟们在阿爹的带领下偷偷穿过人群,找了一个近便的地方盯着那人群包围处的东西。
那......是一艘沉船。
放眼所见,沉船隐隐露出一角,剩下的部分,都在黄河泛滥时倒灌的沙泥中掩埋。
除此之外,眼尖的王解放还看见在沉船四周的干涸河道间,散落着三五个巨大的陶缸,那些缸有一两个已经被人打开。有许多人聚集在缸边,似乎在抢着什么。(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