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大道天师-《调教大唐》
第(2/3)页
高延福走上前去,问一个领头模样的人道:“这位差大哥,究竟生了甚么事,这么早就来码头边公干了?”
那领头的虽不清楚高延福的具体身份,但看他旁边十个禁卫的衣着气度,便知大有来头,不敢怠慢,遂如实相告说:“据附近的渔民说,昨晚有一彪水匪劫了漕船,将漕船上的官差估计也杀了个不离十,此事还在勘查之中。”
高延福暗道好险,昨晚若不是陈秦玩小聪明,离船上岸了,今日的结局恐怕不会太妙。又问道:“可现有生还者?”
衙差头领答道:“哪来的生还者?一两个时辰了,刺史衙门,河道衙门,动许多的府兵民壮,将运河两岸查了个遍,除了现几具尸体之外,再没有任何线索。”
漕船是坐不成了,高延福无奈,只得又向那衙差头领打探楚州馆驿的所在。打算在馆驿内取了坐骑,依然由6路返京。
高延福又邀老道士道:“仙师还请与学生一同前往神都,面谒圣上,圣上必然欣悦。”
老道士答道:“劳烦圣上牵挂,贫道不胜惶恐,请公公代为禀告圣上,他日必当拜见,望他保重龙体,以扶社稷,以生民生。”
高延福知道老道士闲云野鹤惯了的,遂拜辞了他,自领着徐驰及十禁卫往馆驿方向而去。
上岸往右,沿运河岸边的驿道北行二三里,便是楚州馆驿。漕船被劫,高延福多少有些疑忌,干脆让禁卫换了寻常商贾装束,将徐驰的脚镣手铐也去了,把他夹在禁卫中间。一行人混在沿路的商贾中,倒也不显山露水。
一路北上,愈近京师,愈是大道通衢,人烟稠密。自楚州至亳州,再至板渚,沿黄河古道,晓行夜宿,非止一日。
远隔十多里,洛阳城墙便已隐约可见。及至近前,那扑面而来的气势,竟让徐驰这个现代人都不禁呆住了。
以徐驰的目测,城墙高度最保守的估计,至少有四层楼高,应该在十二米以上,这还不算城门上的闸楼,转角处的角楼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的箭楼。站在城墙下,脖子须使劲后仰,才看得到高处的守城兵卒。往东西两侧一望,竟逶迤绵延到不知何处去了。
徐驰不由得苦笑起来,自己花大力气修筑的缙云城墙,高不足四米,长不过三里,当时还洋洋自得,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坨狗屎,或者连狗屎都不如。
高延福看着徐驰表露出的小民情状,不由得取笑道:“洛阳城墙比之县令大人修筑的缙云城墙,可有高下之分?”
徐驰知道高延福的用意,自然不会让他占到任何便宜,答道:“没办法相比,或者说两者没有可比之处。”
“此话怎讲?”高延福不解地问道。
“城墙的作用就是防御,即御敌于城墙之外。但高哥想过没有,假设敌人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一直攻到了皇城,请问高哥,此时城墙再高再牢固,还有任何作用吗?”
“怎么没有作用?越是到了此等紧要时刻,城墙越是有用。城内之人可以据险而守,凭坚而战,以致转败为胜,转危为安。用处大了去了。”高延福辩道。
徐驰笑了笑说:“照高哥这么说,每个城池都能凭据城墙据险而守,凭坚而战,那人家是怎么攻到皇城来的?”
徐驰一绕,高延福便晕了头,回味了好半天,高延福才回过神来:“是你说的呀,人家攻到皇城来了,我如何知道人家是怎么攻到皇城来的?”
“好了好了,是我假设的好不好?我们不说这个了。我再问你,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筑城墙?结果呢,一样的烟消云散。城墙有用吗?答案很清楚,鸟用都没有。”
这个问题越绕越深,高延福本想在徐驰面前卖弄卖弄,显摆显摆,没想到把自己绕进去了,还很难自圆其说。高延福不得不举手投降:“好好好,老哥说不过你。胡搅蛮缠起来,你是大周第一名。”
胡搅蛮缠第一名的徐驰,当天就被投进了刑部大牢,老老实实蹲小黑屋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