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穷到要吃草-《随身带着洞天仙境》


    第(2/3)页

    “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的小艇》。好了,小学时只能在课本上想象的地方终于真实呈现在眼前,这个应该教科书里的传奇城市,本来就极具吸引力。

    不要以为只是个游客狂欢的地方,想当年14~16世纪左右这里也曾经是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也是当之无愧的地中海商贸中心,成为强大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再后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严重影响了的发展从而逐渐衰落。

    都说是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与柔情。可是最近上帝的眼泪也太多了,除了地上是水,天上也飘着细雨。其实的每个角落都能发现它的美,虽然抱怨这几乎一整天的阴雨天气,但这天上飘雨地上湿哒哒的,倒也符合水城的气质。

    一幢幢古老的建筑,隐匿在小巷里。对于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们来说,出门坐车太正常不过了,但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这里的交通工具只能是船~船~船~当然,船与船还是有区别的,便宜大份的公交船,高级一些的出租快艇。

    傲娇的私家贡多拉。的大运河是整个的核心水路,呈S型将主岛分割成两部分。大运河两岸林林总总的古典建筑齐刷刷的矗立在水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奇妙景观。看着这些古老的的艺术奇迹,感叹之余,却有些隐忧,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海平面上升。

    对这座千年古城的生存状况造成严重威胁,水漫已经是不算新闻,高大建筑物大也出现了一些倾斜,说不定哪天就真的被大海淹没了。雨势渐大,干脆一头扎进咖啡店躲起来。找个靠窗的位置,一杯咖啡,一份pancake。

    品着咖啡,漫不经心的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空气中弥漫着自由自在的味道。看到天空似乎有一丝放晴的意味,那就赶紧出来继续刷街吧。久负盛名的面具。的面具文化在欧洲文明中独具一格,18世纪以前,居民生活完全离不开面具。

    面具当时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男女老少,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面具掩盖了人民的真实身份,权贵们带上可以毫无顾忌、肆意狂欢;华丽的面具之下,贫穷的人们穿起看上去就是富有。走到街市,看到蔬菜价格可以了解一下。

    5,4欧一公斤的豆角,2.8欧一公斤的茄子。惊现老妇人~刷街刷出个呆萌的故事。一群有趣的家伙举着一卷简直是史前超大的,大到的比大腿还要粗上几圈的卷筒纸合影,估计他们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卷纸。当他们发现雪落和冬晴美在饶有兴致看他们后。

    一个小哥主动从大卷纸了撕了两节,然后硬塞到雪落的手里强送给雪落,面露奸笑,后面一群人更是哄堂大笑……于是有了下面的照片。不大却有100多个小岛400多座桥梁,这一切让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水城,除了是水城。

    你说它是桥城也没问题。400多座桥中最有名的当属里亚托桥,初建于1180年,和同为主岛的两个标志之一。可惜里亚托桥正在维修中,外面用一大块缝布伪装成原本的样子。贡多拉是最古老的小木舟,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帅气的船夫们清一色的黑白条纹海魂衫,站在尖尖的贡多拉船头。贡多拉构造原始而简单,船体全是高档木质,用黑漆涂抹七遍而成,全部手工制造,一艘的成本高达2万欧。贡多拉是明码实价标明的80欧半小时,当然生意不好的时候另当别论。

    早上飘着小雨的时候一个船夫过来说可以60欧带雪落和冬晴美走,当时雪落和冬晴美还嫌贵,不过稍晚雨停后就再也没人愿意60欧走了。所以贡多拉,真是个遗憾~有很多小巷子,四通八达,有时走着走着就没有方向了。

    不过就算没有方向,遵循着路牌往方向走去就对了。来到,18世紀拿破伦占领时,曾赞美是全欧洲最美的会客厅。广场上砖造的圣马可钟楼是的地标,还有以拜占庭风格为主、糅合了古罗马艺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