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寻找徐光启-《崇祯有家店》
第(2/3)页
在宫里太监无数,对这个位置眼红嫉妒的人无数,虽然没有了魏忠贤可是再出一个什么李忠贤也不是不可能。崇祯皇帝就要告诉所有人,自己喜欢王承恩,重用王承恩,他的地位很稳固。对于明朝的太监,崇祯皇帝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这些人肯定会拼命的巴结你,在你失势的时候这些人肯定是下手最狠的。
虽然平日里这些太监在崇祯皇帝的面前都十分的恭顺,可是他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太监争斗起来,也是很麻烦的。崇祯皇帝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这个位置还轮不到你们,好好的做事吧!
这个办法此时看来还是很有效的,虽然魏忠贤的凶名最盛,王体乾心思最多,可是却也没有人敢挑衅王承恩的权威。
对于崇祯皇帝的想法,这位深谙官场之道的老太监也能明白,只是二人谁也没有说破。崇祯皇帝自然是看起来十分的宠信王承恩,而王承恩也自然是十分的感激。
安慰完王承恩,崇祯皇帝离开了皇宫去吏部,对与自己脑海的想法,此时已经想到了有些实施的步骤。只是崇祯皇帝心里也没什么底,但是向徐光启这样的人才,是一定要弄到手的。
吏部位于紫禁城城门的东侧,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后世吏部的旧址已经不在了。
站在吏部的门前,崇祯皇帝感慨万千,因为这座衙门实在是太破旧了。原本门口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已经变成了没有爪子的猫。朱漆的大门,已经没什么漆了,青铜的门环也缺了一个。门楼上的琉璃瓦也是缺一块少一块的,剩下的琉璃也是残破不全。
看着这样的衙门,崇祯皇帝真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后世很多国家都用政府部门的办公楼破败来彰显政府的廉政,可是当崇祯皇帝看到这座门楼时,怎么看都想是在讽刺自己。
因为在这样的衙门里住着一群大明朝的蛀虫,就是这些人将大明王朝的鲜血都吸干了,最后只能是行将就木的等死了。
看到崇祯皇帝站在吏部的衙门前不动了,跟在崇祯皇帝身后的人都是面面相觑。因为距离紫禁城并不远,所以崇祯皇帝身边并没有多少人,除了王承恩之外,就只有一队禁卫。
崇祯皇帝看着吏部的衙门呆,王承恩开始以为这位皇帝没有见过这样破败的衙门,只是好奇而已。可是当他看到崇祯皇帝越了越黑的脸色,他知道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陛下,我们进去吗?”见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自己这一群人,王承恩来到了天启帝的身边,硬着头皮道。
因为崇祯皇帝的坚持,所以这一行人都穿着便装,此时才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自己。崇祯皇帝对身边的王承恩道:“进去吧!”
虽然对现在吏治很是不满,可是现在并不是整顿的时候,崇祯皇帝心中暗暗的下定决心,可是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此时的礼部尚书乃是周应秋,是一位阉党的干将,就是这个人提出的加赋。
当然只是在辽东一地加征,而征得钱粮全部用于辽东的军饷。其实这样的重征虽然暂时稳定了辽东,为后来的袁崇焕部队提供了后勤保障,却是辽东的人民越加的疲惫,民生凋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