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售价分歧-《汽车黑科技》


    第(2/3)页

    编号1的a4仍然存在问题——车内的异响仍然解决不了,即使是用诊断专精也没法找出问题的所在。

    所以没办法,只能将已经装配好的内饰模块全部拆下来,挨个部分进行排查。

    经过了将近七个小时的排查运算,最后还是王宇现了问题。

    他把笔狠狠地摔在了工作台上,“妈的!咱们是不是把膨胀系数给漏了?”

    李凡愚一拍脑袋,“肯定是!现在外面的气温低,内饰尺寸是按照常温来算的,车身冷缩之后肯定会导致一些内饰部位间隙过小。刘湘,你们组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把膨胀系数加进去,抓紧修正。完成之后赶紧给采购部传过去,让他们跟供应商联系修改供货协议。”

    另一个眼圈儿黑的跟大熊猫一样的女孩儿听到他的招呼,连忙应了一声。

    ……

    经过了这一番插曲,事情才总算解决。然而这样的情况,这些天不知道生了多少。

    就这,还是李凡愚脑子里有车辆所有的数据和制造要求。如若不然,从零开始着手,没有个两三年还真是搞不定。

    制造汽车这个事儿,只要车辆设计方面没问题,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因为规模和成本方面的限制,正信现在的性质是整车装配厂。除了主要的总成自行生产之外,剩下的零件都是采取对外采购的方式。

    现在,公司已经成立了一个由三百多人组成的,庞大的采购和质检团队。这边儿的图纸一传过来,那边儿就马上开始运作。

    比如说这个内饰模块,这边敲定了设计,图纸给到供应商那里。人家马上就开始制造,然后根据供货协议的要求量,按照正信规定的要求和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供货。

    接到零件之后的正信将这些零件组装,再放到总装生产线上,将每个总成部分放在一起,便能生产出一辆完整的车子。

    但是这么多的零件,这么多的供应商,采购和质检团队不给力可不行。

    正巧奥迪品牌与经销公司的谈判也正在进行,所以在技术问题都解决了之后,李凡愚便马不停蹄的来到公司,将这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召集过来开会。

    看着会议室里十几个部门经理都到了,他便开口直接进入主题:“我们马上就要对a4进行量产,大家伙儿手头上还有没有什么困难没有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