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最后的海军!-《血魂1937》
第(1/3)页
6.53 最后的海军
镇江要塞是南京政府都的大门,镇江要塞守备战,是南京保卫战中的一部分。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就对镇江要塞很重视,曾先后派朱培德、唐生智、冯玉祥等高级将领到镇江视察过要塞,并指示镇江要塞要增设各种永久式的国防工事,消灭炮台死角。镇江要塞的设备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比较完善、先进的了。
南京政府给镇江要塞的任务是封锁长江江面,阻击敌舰西进,并在有效射程内消灭之,进而确保长江流域的安全。因此,镇江要塞的要塞炮以正对江面为主,6上为次。要塞守备营的任务则是掩护要塞炮台的安全和弥补炮台火力的不及。
镇江要塞司令部设在镇江城内河边街的仓库内。司令林显扬,王乐坡为参谋长。司令部下设副官室、军需室、军械室。同时还管辖着守备营、通信连、工兵连。
镇江要塞的卫戍部队就是守备营,守备营的营房位于象山,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不过镇江要塞的最大本钱确是象山、焦山、都天庙、圌山关这四个炮台,。
象山炮台位于镇江东码头附近,共有十二门炮。其中有二十四公分口径四门,有掩蔽部设备,射向正对长江江面;十五公分口径四门,配备在合山,系露天炮台,射向6上和江面两用。每分台设台员一,每炮设炮兵一班。焦山炮台位于长江中心小岛上,与象台隔江而望,共有八门炮。都是九公分五口径,射向水6两用。都天庙炮台位于长江北岸,共有八门炮。其中二十四公分口径有四门,设有永久性掩蔽部,射向正对长江江面,还有九公分五口径四门,可以机动使用。圌山关炮台位于大港镇附近,距城约五十华里,共有十二门炮。其中有二十四公分口径四门,设在江边,有坚固掩蔽部,射向正对长江江面;另有九公分五口径八门,分设龟山一带,均设有掩蔽部,射向水6两用。
这四座炮台可以说是江面上的一道铁闸,日军攻克江阴之后立刻将目光瞄准了镇江要塞的这四座炮台。
江阴要塞失守后,江阴要塞司令许康撤到镇江要塞,向镇江要塞司令林显扬和他的参谋长王乐坡介绍了前方的军情。
镇江要塞司令林显扬知道了吴(苏州)福(山)、锡(无锡)澄(江阴) 两线均已失去防御战斗作用,日军乘势西下已向镇江推进的消息之后立刻下令要塞部队进入战斗准备。他还在守备营里面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挑选了五十多名敢死队员随时听候调遣。面对着强大的日军,要塞官兵的抗战情绪还是高涨的。
接着,要塞司令部向各炮台和守备部队下达了战斗命令:
1. 守备营第一连,携重机枪两挺,通信兵一班,立即进入禹山阵地,监视丹徒镇方向敌人动态,如现有情况,即向指挥所报告;
2. 守备营第二连,携重机枪两挺,通信兵一班,进入镇象路小高地,对沪宁铁路、公路严密防犯,左与第一连联系,右 与北固山军士哨联系,
3. 守备营第三连,工兵连为预备队,归守备营副营长指挥,并由第三连派出一部在北固山甘露寺附近建立哨位,观察日军情况;
4. 象台、焦台、都台、圌台官兵进入各炮炮位,随时进入战斗,并与指挥所联系
5. 敢死队归指挥所直接指挥,随时听候调遣,队长不得离开岗位,并严密注视镇象公路情况。
6. 司令、参谋长等立即进入象山指挥所。
常州、丹阳失陷后,日军分两路向镇江进攻,一路沿镇(江)丹(阳)公路进犯,另一路沿镇(江)常(州)公路进犯。很快日军的前锋部队就进入了镇江要塞的防区与守备禹山阵地的守备营第1连接触。面对日军的起猛烈攻击,要塞守备官兵凭借工事英勇还击,日军伤亡惨重仓皇撤退。
对镇江要塞的坚固工事鬼子还是有所忌惮的,所以第二天日军绕过镇江要塞的守备区改道沿公路向镇江城前进。
幸运的是此时的镇江城已经不再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了,1o3师已经在那里严阵以待。
奉命驻防镇江城的1o3师也是一支疲惫之师,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之后,第1o3师奉命抽调官兵千余名,开赴上海补充在对日作战损失惨重的第88师。同时1o3师开始整编队伍,将原来的两旅四团整编成三个步兵团,计有第六一三团(团长罗熠斌)、六一五团(团长周相魁)、六一八团(团长万式炯)及师直属特务连、工兵连、通讯连、卫生队等。
第(1/3)页